|
三軍女兵方隊的陸軍士兵在訓練。 |
中評社北京9月15日電/一隊隊緊張訓練的官兵,一架架等待起飛的戰鬥機,一排排停放整齊的坦克、裝甲車、自行火炮、戰略導彈方隊——出現在《瞭望》新聞周刊記者眼前的,就是為國慶60周年大閱兵建立的閱兵村。
帶著閱兵指揮部頒發的特殊通行證,《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分別走進北京郊區這幾個“最神秘的村子”。
在這裡連日採訪,《瞭望》新聞周刊記者與受閱官兵朝夕相處,感受了官兵們苦練精兵的奉獻精神,也得以解讀10月1日之前一些可以公開的“閱兵秘密”。
我軍史上最人性化的閱兵村
閱兵村採取的是封閉式訓練、封閉式管理,與社會隔絕,但它的各種服務設施卻與社會接軌。不出閱兵村,衣食住行也能全方位得到最佳保障。
晚飯後是休息時間,《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在閱兵村裡看到,超市裡迎來了三三兩兩購物的官兵,郵局裡幾名士兵正往家裡郵信,銀行有位女兵在刷卡取款,理髮室一位上尉軍官在等著理髮,電話亭裡一位士官往家裡撥通了長途電話。在《瞭望》新聞周刊記者眼中,這裡不像封閉的“村莊”,倒像是進了商業區。
“閱兵村的建設體現了時代特色、科技特色、野戰特色和人文特色,為受閱官兵提供人性化服務”,閱兵指揮部聯勤保障組組長、北京軍區聯勤部參謀長張韌介紹,閱兵村具有超市、銀行、郵局、電信、理髮室、照相館、洗衣房、修鞋部、文化廣場、生活服務中心、門診部等40多個功能,具備加工面包、包子、餃子、面條、豆腐、醬牛肉等食品的條件。大部分商業網點都是引進地方的服務單位,有數百名地方人員在閱兵村從事各種服務工作。
“國慶60周年閱兵村建設與歷次閱兵村建設相比,接受任務時間緊,任務重,在北京郊區兩個飛機場興建閱兵村,僅用了131天就搭建板房133925平方米,比國慶50周年縮短時間96天,建築面積增加了48693平方米”,張韌說。
他告訴《瞭望》新聞周刊記者,此次閱兵村建設本著“勤儉閱兵”原則,物資採取招標採購方式,公開招標、低價中標、不設標底,先後考察全國22省市420多家企業,中標總額6000餘萬元,比預算減少開支4000多萬元。廣泛開展節水、節電、節油、節氣等群眾性活動,節省了大量開支。
看著一座座錯落有致的多功能板房,閱兵村第二兵站政委傅鋼對《瞭望》新聞周刊記者說:“閱兵村劃分為5個功能區,分別是方隊指揮區、訓練區、裝備區、生活區和兵站保障區,集中布設管理單元,建制獨立組織夥食,集中集約搞好保障。”
1999年國慶50周年,《瞭望》新聞周刊記者也曾採訪當時的閱兵村。那時受閱官兵“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水”,身上沒有幹爽的時候;洗澡困難,板房內沒有空調,像是“悶罐車”,官兵的衣服上都是汗碱,室內氣味難聞;官兵白天訓練一天,晚上氣溫太高,很難入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