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9月17日電/中國科技部黨組書記、副部長李學勇17日在國務院新聞辦發佈會上表示,60年來,中國科技事業取得重要成就,中國科技人力資源總量已達到4200萬人,位居世界第一,研究開發人員總量190萬人年,居世界第二位。2020年中國將實現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的目標。
新華社報道,李學勇說,經過60年的奮鬥,中國已經建立了比較完整的現代科學技術體系。在基礎研究、前沿技術研究、社會公益性研究、應用開發及產業化方面,形成了比較合理的、多層次的科技力量佈局,科技投入大幅度增長,科研條件和科技基礎設施不斷改善。目前中國整體科技發展水準處於發展中國家前列,一些科研領域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準。
他介紹說,新中國成立後,突破了一批重大工程科技難關,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取得了“兩彈一星”工程這一重大科技成就。進入新世紀,又在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領域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重大進展。在三峽工程、西氣東輸、西電東送、青藏鐵路等國家重大工程建設中,攻克了一系列科技難關,為國家經濟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此外,高新技術產業蓬勃發展。2008年高技術產業增加值佔全部工業增加值的10.2%,高技術產品出口占全部商品出口總額的29.1%。分佈在全國各地的56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充分發揮集聚、輻射和帶動作用,一大批充滿活力的高新技術企業迅速成長。
農業科技創新取得重要成果,目前全國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95%以上。科技不但在解決廣大群眾衣食住行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而且在提高人民健康水準、保障公共安全、防災減災等方面也作出了突出貢獻。
對於國際科技合作問題,李學勇說,中國已經與152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科技合作關係,簽署的政府間科技合作協定達到104個。科技工作者參加了近千個國際學術組織,並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李學勇說,2020年中國將實現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的目標。目前中國在人工合成牛胰島素結晶、哥德巴赫猜想、高溫超導、納米材料、量子通訊、生命科學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研究成果。在超級雜交水稻、高性能計算機、漢字激光排版、第三代移動通信等前沿技術領域取得重要突破。2008年中國SCI論文數位居世界第3位,發明專利授權量居世界第4位。
李學勇還透露,新中國成立60年來在科技投入方面發生了巨大變化,2008年全國財政科技投入超過2400億元,較1978年改革開放之初增長了40多倍。據初步統計,2008年企業研發投入的總額已經超過了3380億,企業的研發投入佔全社會研發投入的70%以上。
此外,李學勇表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很重要的一項措施是要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他說,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不只是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而且對於中國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節能減排、應對氣候變化,實現科學發展,都需要發展包括新能源產業在內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現在重點開發新能源產業,包括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利用農村的沼氣等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