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主展館的另一邊則以圖片展示了那些超越障礙和偏見的美國華人。他們包括梁西蘇(音,Faith Sai So Leong),生於1880年,美國第一位華人女性牙醫;李度(音,Du Lee),生於1879年,於1915年組織了“美國華人民眾聯盟”反擊排華勢力;李恩富(Yan Phou Lee),生於1861年,第一個入選美國大學優等生榮譽學會的中國學生,並在1887年於耶魯畢業時發表畢業演講。當然,還有當代的傑出華人,包括現任能源部長朱棣文,建築大師貝聿銘,大提琴演奏家馬友友。
一些當代美國華人作家,包括黃哲倫、湯婷婷、任碧蓮和哈金,根據歷史信息撰寫了部分介紹文字。阿貴(音),一名19世紀的勞工,當時在阿拉斯加為礦工做飯,每過幾個月就向家中寄回30美元。王清福(音)的叙述則透露了早期的政治運動:“1892年《排華法案》修訂,對中國人提出了更多限制,我於是幫助成立了‘華人平權聯盟’。通過努力,我們說服了一些國會議員考慮我們的提案,賦予我們由美國憲法規定的權利。”
從這些聲音中,我們可以了解美國華人經歷的挫折和期望。即便在最困難的時期,他們知道這裡並非天堂,仍前來尋找機會。許多人必定認識到這裡的限制和機會,冒著生命危險,希望拼出一條生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