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包容解決構建和諧世界中的矛盾
胡錦濤指出,應該承認各國文化傳統、社會制度、價值觀念的差異,尊重各國自主選擇發展道路的權利,使不同文明和發展模式在競爭比較中取長補短、在求同存異中共同發展。
周啟朋認為,“包容”是很有新意的提法。在聯大這樣的場合提出更具有全球示範意義。這也是形象上更有親和力的具體體現。
“一個和諧世界不等於沒有矛盾。有了矛盾,大家都應相互尊重,應該尊重歷史和各國人民自己的選擇。”她說。
“世界各國文化傳統、社會制度和價值觀都經歷了數百年甚至數千年的沉澱積累,存在差異不僅是正常的,而且是應該的,否則世界就會失去色彩。在當前世界形勢下,不應讓分歧影響到全球合作的大局。”王在邦說。
中國的發展是世界的機遇
2005年9月,在聯合國成立60週年首腦會議上,胡錦濤提出了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的主張。
時隔4年,胡錦濤進一步闡述實現和諧世界的思路。他的講話是開放的中國對自己在世界中的定位和對國際形勢的判斷,回答了中國和世界將往何處去的問題。
“胡錦濤主席通過在環保、經濟、貿易及核領域等方面的宣示和承諾,使中國作為一個‘在國際安全領域承擔重要責任、發展較快的新興大國’以及一個‘倡導和推進和諧世界理念的負責任發展中大國’的形象立體化。”王逸舟說。
“中國越是發展,對世界的貢獻就越大,給世界帶來的機遇也越大。”胡錦濤的講話鏗鏘有力。
“胡錦濤主席的話回答了世界對中國發展的疑問,中國的發展是機遇,不是挑戰,中國與世界的關係,是貢獻,不是威脅。”周啟朋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