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林濁水:雲林選舉將帶來的巨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0-01 08:29:35  


  中評社台北10月1日電/民進黨前“立法委員”林濁水今天在台灣蘋果日報撰文指出,國民黨的敗選掀起了此後提名要打形象牌還是繼續靠派系以及如何整合的討論。其實,未來派系和形象在選舉中雖仍將有一定的作用,但已不是關鍵因素,因此這樣的討論是過了時的討論。 

  最近幾次選舉以台東鄺麗貞、台北蔣乃辛、苗栗陳鑾英、雲林張艮輝四個為例,從派系vs.形象;派系實力+形象牌;派系整合vs.派系分裂各角度出發都已不足以說明藍營的勝負;國民黨選舉成敗關鍵性已轉移到“中央”執政的成敗以及連帶牽動的政黨形象。 

  借鏡日本深切檢討

  同樣的,2005年後從縣市長到“國會”、“總統”選舉民進黨一敗塗地,大批人落選也既非關形象,甚至不是地方基礎不如人,社會對陳水扁強烈的厭惡才是關鍵性因素。這種選舉趨勢並不是台灣獨有,鄰近的日本也一樣。今年日本眾議院選舉,原來296席的自民黨,竟因民眾強烈的失望而剩下119席,大批地方基礎雄厚的政治世家和形象能力都傑出的候選人全部一敗塗地;相對的,地方基礎薄弱又欠缺形象明星以至於許多區域選區和不分區都提不出足夠候選人的雜牌軍民主黨,卻奇蹟似地從113席跳升到308席。 

  國民黨早期依賴戒嚴體制維持政權,民主化後依賴反獨的意識形態,經濟神話和地方派系,現在三樣都行不通了,如果不知道從日本和一年來台灣的例子中深切檢討,找出新的願景和戰略,只知一面繼續堅持傾中立場,一面在形象牌vs.派系中打轉,實在看不出有什麼前途。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選民對政黨的好惡對席次的影響還被單一選區制度大幅地放大,以致雙方得票比例雖只是5比3,但區域的席次卻變成7比2(221比64),非常極端。台灣“國會”減半後,民進黨在離島、原住民地區雖未選先敗了11席,但因“修憲”時柯建銘等一兩個人不顧陳水扁和林義雄只要減半的短視立場,而使單一選區的配套通過,未來日本單一選區制的放大效應也會發生在台灣,假使未來2年社會對馬政府的觀感不變,那麼2012民進黨在本島“立委”一般選區多贏得的席次,大有可能彌補11席差額而有餘,這一來國民黨倒下去的骨牌,就將不只是今年縣市長選舉而已,“總統”、“國會”選舉都大大不妙。 

  當然有志氣的黨,不能只消極地把希望全寄託在民眾對對手的不滿上,更要積極提出民眾支持改革的路線。 

  雲林勝選後民進黨總算吐了一口氣,安下心來。黨中央說這是小英正確的路線造成的,但有大老非常不以為然。 

  民進黨才剛剛度過難關,大老大可不必急著對主席整個否定;只是黨中央路線卻還是有探討空間。黨中央說小英路線就是黨內團結路線。團結是好事,但一般來說,路線指的是依靠願景、戰略追求向外的“團結”,至於黨內團結很重要,卻沒聽說過被拿來當做路線的,有時甚至會因為為了要創造對外團結的路線還多少付出一些影響內部團結的成本。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英國工黨“第三路(線)”;日本2005小泉勝選訴求的也是影響黨內團結的改革路線(如郵政政策);至於日本2008民主黨訴求新世代的團結對抗舊官僚勢力,和美國奧巴馬訴求具有左翼色彩的變革;都免不了在內部有一定的爭論;提出了勝選願景而黨內沒爭論的,恐怕只有馬英九的反對“鎖國”和成為騙局的633了。 

  選民投票行為改變

  無論如何,從一個小小的雲林選舉開始,我們將發現由於選制和選民的投票行為的改變,台灣民主已走到一個巨變的全新階段,只是從選後的檢討看起來,朝野政黨顯然都還沒有想清楚怎樣因應。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