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第一夫人米歇爾(左)30日抵達丹麥首都哥本哈根的下榻飯店,親切揮手向歡迎民眾致意。她此行是要為芝加哥申辦2016年奧運助陣。 |
中評社北京10月2日電/國際奧委會約百名成員將於今天在丹麥哥本哈根進行投票,決定2016年奧運主辦權花落誰家,結果將於凌晨1時左右揭盅。今次投票被喻為是歷來其中一次爭持最激烈的申奧爭逐,料是巴西里約熱內盧和美國芝加哥之爭,日本東京和西班牙馬德里則屬黑馬。
為了爭取主辦權,四國首腦包括美國總統奧巴馬、日本首相鳩山由紀夫、巴西總統盧拉和西班牙國王,都親自赴會拉票。投票採取逐輪淘汰制,每輪包尾者先被踢出局,最後能獲過半票數者勝出。有IOC成員透露,由於選情緊湊,四強今天進行的45分鐘推介陳述,可左右大局。
曾參與紐約2012年申奧的國際關係分析員華萊士(Phil Wallace)指出,奧巴馬今次親征,雖大振芝加哥聲勢,但並不保證勝利。國際奧委會(IOC)採取保密投票制,投票過程黑箱作業,約百成員投票毋須向任何人負責,在每一輪投票中都可隨意改變投票取向,導致戰果極難測。以2012年申奧投票為例,馬德里在首輪投票中只排第三,但第二輪卻可忽然排第一,之後卻在第三輪包尾。
東京遭刁難 料首圈出局
華萊士爆料稱,IOC的申奧城市評估報告,某程度反映了IOC權力核心的意見,從今屆申奧評估報告中,不難發現東京甚遭刁難,連奧運村太近魚市場都成批評對象,“反映IOC核心不太想東京贏”;相比下,評估報告對里約熱內盧(下簡稱“里約”)的用字,就流露著支持傾向。
將奧運首次帶到南美洲,是里約爭勝最大優勢。不過獲IOC權力核心支持,不代表穩勝,上屆巴黎最終敗給倫敦就是一例。罪案率高,以及2014年主辦世界盃可能影響奧運籌備,都是里約弱點。另外,為里約拉票的前國際足協夏維蘭治“爆響口”聲稱已獲中國、香港、墨西哥等20鐵票,也可能惹來當事人尷尬不滿,甚至臨場變掛。
巴西需防薩馬蘭奇效應
IOC代表投票時,往往各有利益盤算。以今屆東京申奧為例,IOC中的東亞成員比例原本就偏低,加上韓國平昌和中國哈爾濱都準備申辦2018年冬奧運,在IOC傾向不願將主辦權接連交給同一地區下,中韓3票幾乎一定不會投給東京,東京較可能在首輪出局。
馬德里情況也相似,除了2012年奧運由倫敦主辦,法國安錫和德國慕尼黑也想申辦2018年冬奧,羅馬也想申辦2020年奧運,來自法德意3國的 10票,都不會投馬德里一票。已表態支持里約的法國,在非洲仍有巨大政經影響力,一批非洲法語系國家IOC成員,估計也不會支持馬德里。
馬德里爭勝雖難,但可搞亂大局,皆因他們有IOC前主席薩馬蘭奇坐陣。在講關係的IOC,很多IOC成員仍要“畀面”薩馬蘭奇。華萊士稱,1990 年代,西班牙哈卡(Jaca)以冷門姿態申辦1998年冬奧,薩馬蘭奇為免投票包尾令祖國難堪,施展“人情攻勢”,結果哈卡在首輪投票中以19票排第二,險令美國鹽湖城要提前出局。避過包尾的哈卡,在次輪投票中打回原形,僅得5票出局。華萊士指出,在“畀面效應”下,由馬德里、芝加哥和里約三強進行次輪投票,里約有可能意外下馬,變相幫芝加哥最終勝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