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10月2日電/中國十一閱兵,全方位地展示了自製武器。但國際軍事觀察家指出,外界高度關注,攻擊性較強的新型武器,卻隱而未現。一般相信,它們是因為不符合“和平崛起”主旋律,因而被隱藏起來,但展示出的武器,警告外國勢力不要介入台海的意味,依然明確。
台灣聯合報報導,華府“國際評估暨策略中心”資深研究員費學禮(Richard Fisher)指出,與十年前的閱兵相較,這次閱兵有意展現,解放軍已具較大區域的軍事投射能力,並透過“信息化”,初步展現全球軍事投射戰力。
費學禮說,解放軍軍力增強,意味著未來美國軍隊無法確保可快速抵達台灣,對解放軍的嚇阻價值就會減少。同時費學禮也點出,例如東風四十一型彈道飛彈、巨浪二型潛射彈道飛彈,以及代號“SC-19 ”的空射反衛星飛彈等具有高度攻擊性的新武器,都沒有出現在閱兵隊伍中。
在個別武器系統方面,第一次曝光的巡弋飛彈,最受各方注意,淡江大學教授黃介正表示,巡弋飛彈可以對周邊目標實施精準打擊,所謂“周邊”:一是原本就在它周邊的國家;另一種就是原本不在周邊,但自己跑到周邊來的遠來目標。“這指的是什麼,相信大家都能意會得到。”
對於倒數第二個出現的東風二十一C型飛彈,費學禮表示,它的射程可達到三千公里,具備多彈頭導彈,這意味著利用東風二十一C,有可能打敗美國建置的區域飛彈防禦系統。
此外,稍早也有台灣軍事專家指出,中共將東風二十一C配備脈衝、石墨彈頭,在美國航艦戰鬥群上爆炸,可以讓整支艦隊失去指管通情能力,對美軍馳援台海,具有相當的嚇阻力。
在空軍方面,解放軍昨天一口氣展示了兩型空中預警機,全球防衛雜誌採訪主任施孝瑋表示,預警機服役,可以大幅增強空軍的作戰效率,對解放軍空軍而言,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除了昨天的閱兵以外,事實上解放軍稍早,已經在青島舉辦了一場海上閱兵式。中共軍事將領還不只一次放出“中國已有能力興建航母”的風聲,希望在國際海上強權國家中,凸顯中國的海洋發言權。
對此,政大國際關係中心研究員丁樹範認為,中共海軍力量若真要走出去,勢必得面對各種項目的考驗,諸如:指揮通訊、接戰準則、後勤支援、人員耐力等,都是中國在走向海洋國家前,必須適應調整的課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