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9日,在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當地華人舉行了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的活動,華人社團新星舞蹈團的小演員跳起中國舞。
|
中評社香港10月5日電/截至去年,中國留學生在澳大利亞注册入學人數已超13萬,是澳大利亞最大的留學生群體。這一數字表明,澳大利亞每4個國際學生中就有1個來自中國。
新民晚報報道,澳大利亞國際教育機構的統計數字則顯示,在澳大利亞大學學習的外國留學生中,人數增長最快的3個國家是中國、印度和馬來西亞。截至今年5月,中國留學生比去年同期增加16%。
澳大利亞的土地上,如今已遍布中國留學生的腳印。從幾代中國留學生的講述里,我們可以窺見中國的發展和中國人的自豪。
上世紀80年代埋頭讀書,很少和當地人交流
“我可能是國內最早一批到澳大利亞留學的人之一了。”吳侃笑著說,他在上世紀80年代末來到澳大利亞學習,之後便定居在了悉尼。
1985年,國務院下發《關於自費出國留學的暫行規定》,提出“自費出國留學是培養人才的一條渠道,也是貫徹對外開放政策、引進國外智力的一個方面。國家對自費出國留學人員在政治上與公費出國留學人員一視同仁”。
那時,對於留學生來說,澳大利亞還是一個很陌生的地方。1988年吳侃到悉尼大學時,覺得自己完全進入了一個“無法理解”的世界。
“就像劉姥姥進了大觀園,看什麼都覺得新鮮,不可思議。”吳侃說,“一開始最不能理解的就是,我住的地方,每天早晨屋外總有烏鴉叫個不停。一開窗,就傻眼了——那場面太壯觀了:天上飛的、落在樹上的、草地上的,足有上千只烏鴉,長這麼大,我沒見過這麼多烏鴉,畢竟烏鴉在國內不算什麼吉利的鳥。在這裡,澳大利亞人非常愛護動物,傷害動物,輕者要被處罰款,嚴重的是要坐牢的。”
從剛剛開放的中國走出來的第一代留學生,面對外面世界給自己的震撼,更多的時候選擇的是埋頭刻苦學習,不問窗外事。
“那時候就知道一門心思讀書,沒和老師同學有過多的交流。”吳侃說,“現在想想,可能是因為自己不夠自信吧,這和當時改革開放初期的中國人的心態很類似——艱苦奮鬥,想獲得世界的認同,卻又有那麼一絲不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