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藍軍在兵敗雲林的殷鑑不遠,偏偏在其他縣市也有類似的情形。 |
中評社台北10月6日電/中央日報網路報今天的社評說,孫子兵法有雲: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意思是不打沒有把握的仗。換言之,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一定要以勝利結束。不過,在現實社會中,卻看到許多先戰而後求勝、終敗的現象。日前雲林縣“立委”補選,就是非常鮮明例子之一。藍軍分裂成二股勢力,一般認為就難贏。勉強求戰而後想再求勝,可謂難之又難,最後導致兩者的票加起來也沒有綠軍票數多的難堪局面發生。
藍軍分裂導致敗選的例子不勝枚舉,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2000年的“總統”大選,藍軍分成連、宋二股勢力,在兩者得票數比陳水扁超出甚多的情況下敗選,莫不令支持者扼腕。這樣的選舉結果,使得2004年連宋合的票數都無法贏過陳水扁,由此可見藍軍在2000年的選戰傷得有多麼重,要過8年才得以復原。8年之間,台灣被治理得如何,相信大家都有目共睹的。
2000年陳水扁如願得以選上“總統”的前哨戰,是他能在1994年台北市長選舉中勝出,偏偏那次的勝利也是拜藍軍分裂之賜。當時黃大洲與趙少康的得票數加起來,也比陳水扁來得多,因為相對多數的結果而由陳勝出。若是陳水扁當時沒有選勝,政治生涯可能受挫,取而代之的可能是另有其人,台灣的政治風貌將就此大大不同,所以千萬不能小看重要選舉之結果所造成的影響。
藍軍兵敗雲林縣的結果,直接影響到的是年底該縣的縣長選舉。除非藍軍短期內能在雲林縣,推出一位具有一呼百應之能力的候選人,否則要在年底選舉中勝出,可謂難上加難。尤其藍軍分裂後所造成的傷害,要在短期內撫平的難度非常高。因此,不管最後是誰披藍軍戰袍參選,都己經要有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準備,難有勝兵先勝而後求戰的契機。
藍軍在兵敗雲林的殷鑑不遠,偏偏在其他縣市也有類似的情形。新竹縣藍軍已正式分裂成二股勢力,若是屆時未發生所謂的西瓜效應,綠軍勝選的機率就大增。這樣的戲碼其實在12年前就發生過,藍軍在新竹縣也是分裂成二股勢力,在未發生西瓜效應的情況下,最後由綠軍候選人勝出。在原本就不是穩操勝算下參戰,結果會符合兵法所雲:敗兵先戰而後求勝,欲參戰者豈能不慎乎?
綠軍雖然未在花蓮縣推出人選,但是傳言要與退黨參加的原藍軍之候選人合作。最後若是藍軍退黨的參選人勝出,不管有無暗助,綠軍都可宣稱他們獲得勝利,如此對藍軍未來選舉的土氣勢必有影響。看到前“衛生署長”葉金川參加初選失敗立即投入輔選、民進黨雲林縣副縣長李應元參與“立委”補選初選落榜,隨即幫助同黨提名人選上“立委”,他們是體現“勝兵先勝而後求戰”理念的代表。
在一對一的選舉對決當中,若藍軍只推派一位代表參選而失敗,代表技不如人,失敗得沒話說。可是如果因為藍軍本身的內訌,推派二組以上的人馬,最後導致選舉結果失敗,恐怕就有自作孽的味道,那就真的半點也不能尤人。此種“敗兵先戰而後求勝”的例子愈多,對藍軍2012年“總統”大選就愈不利。
藍軍好不容易重新贏回執政權,若是因為內訌而讓執政的基石被掏空,實在怪不了別人,只能怪藍軍自己太不懂得按遊戲規則辦事。應效法葉金川及李應元,掌握“勝兵先勝而後求戰”的道理,而不是先戰而求勝,最後落得失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