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6日電/原香港中文大學校長、“光纖之父”高錕6日被宣布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此前,英國科學博物館裡擺置了他的照片和科學成就,表揚他對人類科學界所做的貢獻。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1996年將一顆小行星命名為“高錕星”。
物理學家楊振寧教授在“高錕星”的命名典禮上致詞時曾說:“今天以後,我知道每次我和小孫女看夜空的時候,將會告訴她,其中一顆是‘高錕星’。我還會對她說,就在那刹那,數不清的光纖,正在傳遞著數不盡的數位(bits),把人類世界推進高速信息的新紀元。”
高錕教授生於上海,1948年舉家移居香港,高中畢業後到英國深造。1957年加入國際電話電報公司(ITT)在英國的標準電信研究實驗室當研究員。
高錕教授在1965年考獲倫敦大學電子工程的博士學位。同一時期,他開始提出用光纖來傳送信息,並且為傳送訊息的這個新的媒介進行設計。
高錕教授在1987年到香港中文大學執教,科學家又兼任教育家。但是從自己的經驗,他也很難具體說得清怎樣的環境可以培養科學家。
他說:“我從小就喜歡科技,是自然有興趣的。小學時代,我已經在玩很多科學實驗,拿它們作玩具,什麼都要拆開來,看看裡面是什麼樣子的,好奇心很強。我的父母親和科學完全沒有關係,他們也沒有給我任何壓力,要我讀科學。”
高教授笑說:“不是研究,是看裡面好不好玩。我運氣很好,沒有人罰我。如果當時他們覺得我這麼做是不好的習慣,那我的好奇心可能會受到打擊。”
高教授還特別提到中學裡一位讓他印象深刻的科學老師。高教授清楚記得,老師當時講一個沙特利耶(Chatelier)原理,即任何物體在受到外界壓力時將會自然收縮,使自己的構造能夠盡量減低所承受的外來壓力。
“老師當時說,我站在課室的角落,你們來推我時,我的身體一定會挪動,以設法減少壓力。而假使很多人在推擠一個人時,那就可以呈現晶體的形成了。”
高錕教授說,這是一個自然的原理,但是老師生動的講解讓他覺得很有意思。
他說:“有多少學生聽過這樣的說法,但我不知道其他人聽見他這樣的說法,是不是同樣覺得很有道理。我想,這真是人生的奧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