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西區對台灣經濟可能產生的影響引起關注。 |
中評社台北10月8日電/達賴效應降溫,吳“內閣”上任。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的討論將重回檯面,中國大陸的海西經濟區會否成為ECFA的先行先試區域,則引出了一條新的話題軸線。“經濟部”、“陸委會”異口同聲表示,ECFA和海西區是兩回事;但現實恐非如此,海西區與ECFA的關係不只緊密,海西區成為ECFA的試點,更可能是順利推展ECFA的關鍵之一。
聯合報社論指出,海西經濟區的全稱是海峽西岸經濟區,以福建為主,並跨向浙江、廣東及江西的一部分,最早於二○○四年提出,但直到今年五月中共國務院正式通過“關於支援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經濟區的若干意見”,才賦予發展海西經濟區的政策基礎。這份“若干意見”的內容洋洋灑灑,但其經濟政策的中心思維就是“與台灣經濟的資源整合、全面對接”,因而從產業、交通、人才到金融業,無一不談吸引台灣之法。同月,中共國台辦主任王毅在馬英九就職周年前夕宣布惠台八措施,其要項之一就是推銷特定服務業在海西區的試點。凡此皆說明,無論是基於其自身的地方經濟戰略需要,或隱含“閩台對口”的政治意圖,北京政府確實有意將海西經濟區做為兩岸先行、先試的經貿特區。從這點看,海西試點與ECFA是兩回事,可各自獨立發展。
現在來看看台方一心一意推動的ECFA。從國際經貿實務而言,ECFA是兩岸經濟走向全面自由化的初始框架,終極目標是有朝一日簽定自由貿易協定(FTA);果能如此,台灣自無“港澳化”的政治矮化疑慮。在現實狀態中,北京是否願意走到這一步尚未可知;但就台方而言,ECFA若採立即對等開放市場原則,卻絕非台方所願,對台灣更是利弊參半,因而無論官方或業界的主觀期待,都是希望透過協商所達成的ECFA,在大陸享有“超WTO(世貿組織)待遇”,在兩岸經貿開放談判上“多拿少給”。這樣一個矛盾的心態,就讓ECFA與海西經濟區有了連結。
再一個現實的障礙是,當年兩岸加入世貿組織(WTO)的身分不同,台方是自由化程度較高的已開發“國家”,中國大陸則是設有開放緩衝年限的開發中“國家”,如今兩方要洽商議定經貿自由化時程的ECFA,台灣就無法不面對過去以特別防衛機制,將中國大陸例外排除適用台方自由化承諾的問題;就算對方“要”的不多,只要求最惠國待遇的“正常化”,台方仍可能因涉及多項敏感性農產品而難以完全承諾。在此情況下,ECFA與海西經濟區的連結更成了必要。
海西經濟區的特區化及地區化,讓兩岸間不只可以避開WTO的最惠國規定、滿足台方的超WTO待遇期待,更可讓台灣在面對大陸的經貿完全正常化要求時,以此建立緩衝的地帶;亦即雙方在協商ECFA時,可評估在限定的特區內進行經貿易自由化、正常化及逐步擴大合作的試點,以降低立即全面自由化對台灣敏感產業的衝擊,爭取產業調適的時間。此外,運用海西經濟區對特定產業如金融業的低門檻、額外優惠等優勢,縱使無法後發先至,至少可追回一部分過往因禁足西進而流失的機會。因此,海西經濟區與ECFA的連結對台方是有其積極意義的,這一點,應予列入考慮。
不可諱言的是,海西經濟區的發展是中國大陸沿海經濟區中相對緩慢的,這固然是它的潛力所在,但相對也凸顯了它的客觀資源限制;北京的政策加持力量仍待觀察,台方自不能以此為限。此外,既是特區,台方也應以特區對應,以避免港澳化疑慮;在作法上,則應將兩岸試點列為ECFA的經濟合作項目,與先期降稅的早期收穫、後續的貿易自由化進程交互運用,爭取最有利的協商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