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11日電/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吳寄南11日於解放日報發表文章說,2008年12月,中日韓三國領導人在日本福岡舉行了首次“10+3”框架外的首腦會議,開啟了三國互利合作的新紀元。而這次北京峰會不僅標誌著中日韓三國領導人獨立會晤趨於機制化,更重要的是它再一次向全世界表明,中日韓這三個在亞洲擁有重要影響的國家將同心協力,為地區的和平與繁榮作出貢獻,為亞洲的未來勾畫新的藍圖。
許多跡象表明,東亞區域經濟合作正面臨歷史性的發展機遇。首先,從2010年起,中日韓三國分別與東盟締結的自由貿易區協定將陸續生效,3個“10+1”取得重要突破後,勢必要求中日韓三國提升彼此間經貿合作的規模和層次。這是東亞經濟走向一體化的必經之路;其次,阻礙中日韓三國加強合作的冷戰型思考越來越失去市場。自從日本誕生鳩山新政權後,推進“亞洲外交”和“東亞共同體”建設逐漸成為日本的主流思潮,從而為中日韓三國進一步開展互利合作掃清了障礙,東亞區域經濟合作獲得了新的推動力;第三,以中國經濟逐步企穩向好為標誌,東亞各國有望率先走出全球金融危機的陰影。在這種形勢下,三國領導人聚首北京,就如何擺脫金融危機和促進環境保護、應對氣候變化等問題進行具體磋商,勢將成為三國間進一步加強合作的契機。
人們注意到,朝核問題目前也迎來重要的轉機。中日韓三國在維護東北亞和平與穩定方面負有重要責任,彼此都希望實現朝鮮半島的無核化,並願意作出力所能及的貢獻。10月3日至5日,溫家寶總理訪問朝鮮,與朝鮮領導人就盡快通過雙邊和多邊對話,重新啟動朝鮮半島無核化進程達成了共識。聯繫到鳩山新政權問世後日朝關係出現鬆動以及朝韓關係的改善,可以說朝核問題很可能出現“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局面。在此次峰會上發表的《中日韓合作十周年聯合聲明》中,三國再次明確重申“將與其它各方共同努力,爭取早日重啟六方會談”。
亞洲曾經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以其創造的高度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稱雄世界,到19世紀中期以後才逐漸走向沒落。但是,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亞洲再次成為舉世矚目的焦點。目前,中日韓三國的GDP合計已占到世界的16%。尤其是在中日韓三國的強力推進下,東亞地區將形成一個擁有近15億消費者、GDP達7萬多億美元的經濟實體。用日本首相鳩山由紀夫的話來說,它將是與歐美並駕齊驅的世界經濟第三極。
毋庸置疑,中日韓三國的經濟發展程度參差不齊,在社會制度、意識形態上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又有歷史的恩恩怨怨與現實的利益對立。但是,三國的共同戰略利益遠遠超出了彼此間的差異和對立。三國彼此間既分享對方發展帶來的機遇,又為對方的發展提供廣闊的空間。從這個意義上說,中日韓領導人的這次北京峰會凸顯了互利共贏的合作主題,為共同應對全球挑戰,振興亞洲經濟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