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前述,實現“胡馬會”的關鍵,是必須在兩人任期重疊之時。因此,是否應另闢蹊徑,值得思考。而日前有關全國政協將在二零一一年聯合台灣各主要政黨共同紀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藉此推動兩岸政治談判,實現“胡馬會”並簽署和平協議的消息,確是最佳的平台和時間點。因為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是二零一一年十月十日。這正巧是在第十二任“總統”選舉及中共“十八大”之前。藉著兩岸的政黨領袖共同出席紀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活動的機會,或許正是實現“胡馬會”的最佳時機。而辛亥革命的發源地是武漢,相關紀念活動可安排在武漢進行。這樣,就可避開相對敏感的北京。甚至,還可選擇“第三地”--孫中山先生曾經進行過革命活動的香港、澳門舉行,就更方便。
以紀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的機會來召開有包括國共兩黨在內的兩岸各政黨參加的紀念大會,並藉此促成“胡馬會”,確是一個好主意。在大陸地區,毛澤東曾於一九五六年十一月十二日在《紀念孫中心先生》一文中指出,“現代中國人,除了一小撮反動分子以外,都是孫中山先生革命事業的繼承者”。二零零六年十一月十二日,胡錦濤在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一百四十周年大會上也指出,“中國共產黨人是孫中山先生革命事業最堅定的支持者、最親密的合作者、最忠實的繼承者”。當然,在大陸地區,還有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國致公黨等民主黨派,都是孫中山先生創立的新三民主義的信仰者。
而在台灣地區,中國國民黨將孫中山先生尊為“國父”,並以辛亥革命記念日定為“國慶日”,自不便說,在一百四十多個已登記的政黨中,還有親民黨、新黨、中國青年黨、中國民主社會黨等八、九十個政黨,都是標明信仰三民主義,反對“台獨”、追求國家統一的。如果要邀請兩岸的政黨領袖出席紀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的大會,不應遺漏他們,這有利於團結更多的政治人物共同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當然,兩岸領導人的會面,不能為會面而會面,而必須要產出成果。馬英九昨日接受路透社的專訪中,就明確提到進行兩岸和平協議的談判。而外傳的全國政協聯合台灣各主要政黨共同紀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也是要借此推動兩岸政治談判,實行“胡馬會”並簽署和平協議。因此可以說,兩岸領導人的會面必促成進行兩岸和平協議的談判,這應是兩岸之間的“心有靈犀一點通”。
但馬英九開出了進行兩岸和平協議談判之前,大陸必須先行撤除彈的條件。其實,以今日交通的方便,撤導彈還不容易?但馬英九能夠保證,撤了導彈“台獨”勢力就此會“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了嗎?實際上,導彈針對的是“台獨”勢力,並非是馬英九及其領導的中國國民黨。正是部署導彈對“台獨”勢力形成壓力,才使得陳水扁在其任內不敢輕舉妄動,這也正是馬英九得以勝選的關鍵條件之一。不過,為了表達誠意,相信北京還是可以考慮的,但馬英九也得首先表達誠意,立即宣佈停止向美國購買武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