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24日電/“中方一貫致力於東亞區域合作,支持探討建立東亞共同體,”中國首任駐東盟大使薛捍勤在東南亞國家聯盟(東盟)系列峰會召開之際如是說。
10月的泰國華欣,陽光明媚,海風宜人。第15屆東盟峰會及東盟與對話國系列峰會23日至25日在這裡舉行。薛捍勤在接受新華社專訪時表示,區域合作是東亞地區的主要潮流之一,既符合本地區國家自身發展的需要,也順應經濟全球化和區域一體化的潮流。目前東亞國家正通過東盟、東盟10國分別與中、日、韓(10+1)、東盟與中、日、韓(10+3)等機制,積極推進務實合作。各方已經達成了多個雙多邊自貿協議,啟動了東亞自貿區研究,10+3區域外匯儲備庫即將建成,人員交往日益密切,這些都有利於東亞共同體的建立。
薛捍勤說,中國願本著積極和開放的態度,同有關各方就建立一個什么樣的東亞共同體以及如何建立東亞共同體加強溝通與協商。
薛捍勤表示,東亞地區多樣性突出,區域合作將是一個多渠道、多速度、多機制向前推進的過程。各機制應相互促進、共同發展,也要突出重點、優勢互補。具體地講,10+1合作是基礎,10+3合作是實現東亞共同體長遠目標的主渠道,東盟與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印度6個對話夥伴國(10+6)合作是領導人引領的戰略論壇,中日韓合作是東亞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薛捍勤說,中國是區域合作的積極參與者和倡導者,對有利於增進地區國家信任和合作的倡議持開放態度,主張任何合作機制應考慮到本地區多樣性突出的特點。中方願與本地區各國一道,為共同營造和平穩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贏的地區環境而努力。
回顧中國與東盟關係的發展,薛捍勤說,自1991年中國與東盟開啟對話進程以來,雙方政治互信不斷增強,經濟合作日益擴大,社會文化交流愈發緊密,相互了解進一步加深,國際和地區事務協調與合作不斷得到加強。中國與東盟已建立了領導人、部長級、高官級等較為完備的對話合作機制,確定了農業、信息通信技術等11個重點合作領域,在近30個領域開展務實合作。中國與東盟合作是東亞合作中最富有活力、最具成效的關係之一,中國-東盟關係正處於歷史最好發展時期。
薛捍勤說,將於明年建成的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會為地區乃至世界各國帶來無限商機,雙方友好合作關係將更加深入人心。當前中國與東盟進一步合作面臨著新契機。雙方應乘勢而上,將各領域合作不斷加深做實,進一步惠及雙方人民。
薛捍勤說,中國與東盟在本次系列會議期間將簽署《建立中國-東盟中心諒解備忘錄》。該中心的建立是雙方領導人的共識,有利於擴大雙方人員交流和經貿合作,推動中國-東盟自貿區向更高水準發展。備忘錄簽署後,雙方將著手建立中國-東盟虛擬中心和實體中心。
談及本次東盟系列峰會,薛捍勤說,這是本地區領導人的一次重要聚會,峰會議題充分體現了與會各方的關注點,也代表了今後一段時期的合作方向。薛捍勤表示,中方衷心祝願東盟一體化和共同體建設取得成功,並願為此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薛捍勤說,國際金融危機加快了東亞區域財金合作的步伐,10+3財長今年5月就區域外匯儲備庫的各項主要要素達成共識,推動“清邁倡議”多邊化取得重大實質性進展。下一步,各方將積極開展“清邁倡議”多邊化協議文本磋商工作,爭取在今年底以前正式締約,成立區域外匯儲備庫。
薛捍勤認為,糧食和能源安全是10+3優先合作領域之一,而氣候變化問題是全人類面臨的重大挑戰,需要各國通力合作,攜手應對。減災是東亞峰會五個重點合作領域之一,本次東亞領導人系列會議將就災害管理髮表聲明,表明各國領導人合作應對災害的政治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