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且,第十二次東南亞國家聯盟(東盟)與中國、日本、韓國(10+3)領導人會議24日晚在泰國華欣發表的主席聲明還指出,各國領導人重申將10+3機製作為實現東亞共同體長期目標的主要載體,由東盟在其中發揮主導作用。
對於鳩山由紀夫的構想,雖然美國表面上仍故作平靜,但據報道,美方對於“搞不清楚具體狀況感到焦急”,“希望與日本進行更進一步的對話”。
事實上,美國對於“東盟10+3”以及東亞峰會等沒有美國參與的地區統一行動已經表現出了警覺。美國負責亞太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庫爾特.坎貝爾上個月表示,亞洲國家加強彼此經濟聯繫時將美國排除在外,不符合美國的利益。
與此同時,美國總統奧巴馬計劃下個月在新加坡主持東盟—美國領導人會晤,試圖加強美國與東盟的聯繫。
共同體不可能一蹴而就
當年的歐洲共同體是以法國、德國、荷蘭、比利時等國為核心開始醞釀的,這些國家擁有相似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政治經濟制度、文化與價值觀。而當今的東亞各國的社會經濟制度、經濟發展水平、文化與歷史問題等都存在差異,因此東亞共同體不是一蹴而就的。
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表示,要遵循開放包容、循序漸進的原則,凝聚共識,深化合作,朝著建立東亞共同體的長遠目標不斷邁進。
中國首任駐東盟大使薛捍勤在東南亞國家聯盟(東盟)系列峰會召開之際說,中方一貫致力於東亞區域合作,支持探討建立東亞共同體,中國願本著積極和開放的態度,同有關各方就建立一個什麼樣的東亞共同體以及如何建立東亞共同體加強溝通與協商。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初曉波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以歐洲共同體的萌芽和發展為參考,通向“東亞共同體”的路徑應當從低端政治,包括跨國環境問題、區域基礎設施建設、經貿合作等問題入手,緩步徐行,從基礎性工作做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