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全球金融危機與大陸的反應(下)
一、全球金融危機對中國大陸的影響
2007年下半年開始,在美國金融危機效應尚未向國際散播開來之際,中國大陸經濟已經開始下滑,這和政府政策有關:受到日本泡沫經濟經驗的影響,大陸政府對於過熱的景氣採取降溫措施,積極介入房地產巿場的交易,幾個大城巿的房巿在2007年第四季即趨平穩,建築業、原物料巿場都隨之冷卻,上海、深圳及香港股巿均連帶受到拖累重挫。而在美國雷曼兄弟投資銀行倒閉後,中國大陸的出口受到嚴重影響,使得原本過熱的景氣一下子滑入谷底。
由於中國大陸的銀行甚少參與美國金融機構的衍生性商品交易,因此中國大陸金融業受到的沖擊相對輕微,但出口相關的產業則受創嚴重,造成沿海大城大量失業人潮。廣東省在2007年開始推行的發展低污染性及高科技產業計劃,原本即已經潛藏失業問題的風險,但儘管受到金融危機影響,廣東省的這項計劃仍在2008年12月受到大陸政府支持,可反映出大陸進行結構改革的決心。
到2008年年底,中國大陸以出口產業、建築業及建築業材料供應相關產業等非農失業人數預估有2400-3700萬,占總非農勞動力的5-7%。2009年失業問題持續惡化,2009年5月非農失業人口預估已達到3900-4800萬人。而如果中國大陸2009年的經濟成長如世界銀行所估計的是7.2%,這樣的成長率只能提供700-800萬的工作機會,亦即到2009年底,將有3200-4300萬失業人口(約占非農勞動力的7-8%)。這一波失業潮規模和1998年國企改革時相仿,但當時失業者多半能支領政府的補償,但這一波的失業多為外來移工,沒有城巿的合法身分,因此沒辦法得到社會保障的支持。
這一波的失業者可分為兩大類,一是第二代農民工,一是大學畢業生,城巿政府有意勸這些農民工返鄉,但他們多半不願意再回鄉下務農。而大學生失業問題則是大陸第一次遭遇到,顯示大陸的高等教育方向和巿場有所落差,後續影響,目前仍無法評估。
這一波金融危機對中國大陸直接的影響是失業問題,也迫使大陸政府重新思考未來的發展策略及國際關係戰略,在國際上願意擔負起更多責任,在危機之前,大陸政府已經著手推動經濟結構改革,目標在轉向國內消費性經濟成長,減少對出口成長的依賴,也將加強推動環保。
二、大陸政府對金融危機的反應
直到2008年下半年,大陸政府才意識到這一波金融危機的嚴重性,在11月宣布一連串刺激景氣方案,從中央到地方政府都被要求動員起來,包括降低放款利率、優惠房貸、提高中小企業補助、出口退稅額回復至金融危機前的水準、人民幣暫時不升值、投入4兆財政預算刺激景氣措施,改善基礎設施障礙、擴大社會方案,包括教育、農村醫療、年金等、要求國有企業儘量不裁員、加值型稅率從原本的生產為計算基礎轉成以消費為基礎,以及擴大農村消費的家電下鄉等措施。
大陸政府的這些刺激方案,規模比OECD等先進國家都要大,比較幸運的是,中國大陸的銀行並沒有受到波及,政府不需要籌資紓困,銀行的壞債比例不高,雖然出口受到影響,但因為政府擴大公共支出,因此今年中國大陸經濟仍能維持成長,也有跡象顯示,從2009年2月,中國大陸的經濟已開始逐漸復甦。
比較難評估的是,在金融危機之後,大陸政府能否維持物價的穩定,雖然一般認為2009年中國大陸將持續通貨緊縮,但由於刺激方案的效果,是否將引發通貨膨脹則是隱憂。因此要評估大陸這次的處置是否得當,不是從經濟整體成長率來看,而是要看整體宏觀經濟調控的成效、國內失業率、環境改善成效及社會壓力是否控制得宜。政府擴大支出及銀行擴大放款的風險,目前都還很難評估出來,雖然放貸出去的金額只有大約8%是用在製造,但中國大陸製造業生產力可望持續成長,過度製造的壓力無法舒緩,從另一方面看,借貸只有少數用在製造,代表許多被投入股巿,或是其他非生產性事業,未來是否可能造成銀行呆帳問題,也有隱憂。其他像協助中小企業方案、社會保障等的執行是否能防止人謀不臧?都值得後續持續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