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國民黨智庫:大膽開放陸資 何必怕被扣紅帽子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0-30 14:26:42  


 

  (二)落實兩岸關係正常化:大陸快速崛起,同文同種的台灣本來最有機會跟著起飛,可惜過去因民進黨政府將對岸視為敵人,嚴格限制產業赴大陸投資,台灣無法因而受益。政黨輪替後,許多規範與主管機關的思維仍維持原樣,保守的心態讓台灣一再錯失機會。

  以日前南山人壽標售案為例,幾乎沒人關心保戶權益、員工利益與產業發展,僅關注是否有中資介入。正當各國極力吸引陸資之際,此舉頗為諷斥。他國對中資確實會加以提防,但絕非漫無目的的限制。如同台灣將其視為洪水猛獸,一味排斥中資來台投資,可謂世界奇觀。

  陸資絕非台灣經濟的萬靈丹,也應該有所限制,尤其對於涉及國防與經濟安全的產業,更應嚴格把關。除此之外建議政府應以更開放的態度,吸引陸資來台投資。在不犧牲台灣利益的前提下,逐步放寬陸資的投資項目。甚至應主動組團赴大陸招商,介紹台灣優良的產業與投資環境。只要對台灣發展有好處,又何必懼怕被扣上紅帽子。(請參見曾志超,對陸資應以中性視之,中國時報,觀念平台,2009年10月20日) 

  (三)積極與各國簽訂FTA:民進黨執政八年,以意識型態治國,無法與主要貿易夥伴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讓台灣陷入邊緣化的危機之中。近年來,兩國間簽訂FTA,或於區域間成立自由貿易區蔚為潮流。這些雙邊或多邊的貿易協定最大的特色,在於特定國家相互給予貿易免稅或極低關稅之優惠。不幸的,台灣僅與巴拿馬、瓜地馬拉、宏都拉斯、尼加拉瓜與薩爾瓦多等小國簽訂FTA,這四個國家佔台灣對外貿易比例只有0.18%之譜,效益相當有限。

  反觀我們的最大競爭國-韓國,積極與他國簽訂FTA,其已與歐盟、美國、智利、新加坡、印度、日本、加拿大、墨西哥等國完成簽訂或正在洽簽FTA中,台灣應積極趕上,以免未來各個自由貿易協定逐漸運行,台灣企業將受到嚴重的衝擊。

  (四)加強研發,推動綠能產業:地球暖化日益嚴重,氣候變遷幾乎成為常態,節能減碳成為未來不可迴避的議題,各國紛紛推動綠能產業因應。台灣也推出“新能源兆元產業旗艦計劃(或綠色能源產業旭升方案)”,惟台灣產業偏好以產值為其發展目標,政府推動的兆元產業不計其數,從早期面板與半導體的“兩兆雙星”、鋼鐵、機械設備、LED、太陽光電與無線寬頻數位生活及“台灣生技起飛鑽石計劃”,連綠能產業也是以產值為主要目標。

  製造原本就是台灣的強項,要快速進入陌生的產業,通常就是跳過研發階段,直接引進外國先進廠商的技術,採購國外的機器設備,甚至採整廠設備輸入(Turnkey Solution)的模式,儘速達到經濟規模,不斷的降低生產成本,爭取國外代工商機。此一商業模式,優點是能快速跨入新興產業。但缺點是技術掌握在美日大廠手中,毛利極低,風險卻相對較高,當景氣一反轉,極可能產生钜額的虧損。

  以太陽光電為例,2008年的產值已突破千億元,全球總產出達6400MW(百萬瓦),其中台灣產出800MW,全球市占率高達12.5%,為僅次於德、日與大陸的全球第四大生產國。然光鮮的營收卻是用極高風險換來的,由於關鍵技術完全掌握在外商手中,我們僅能採用整廠輸入模式,購入國外的機器設備擴充產能,每年尚需繳納給外國廠商龐大的專利使用費與權利金,可謂是低毛利、高風險的無根產業。如今政府給予其保證收購、價格補貼及減免機器設備進口關稅,形同鼓勵其肆無忌憚的擴廠,宛如火上加油。待政府補貼終止或景氣惡化,這些廠商恐將蒙受巨大的虧損。去年西班牙削減太陽能光電補助,太陽光電價格遽跌,多晶矽現貨價從2008年高峰的每公斤500美金至今已跌破100美金,導致諸多廠商從暴利變成瀕臨泡沫化,此教訓殷鑑不遠。

  近年來地球暖化加遽,替代能源係人類未來不能不走的方向。本文以為,與其補貼不成熟的綠能的產業,還不如將資源投入於再生能源技術的研發。以提升綠色能源的使用效率,建立台灣的自有技術,達到技術紮根的效果。擁有尖端的技術後,再全面量產便能水到渠成,就算沒有政府補貼,也能具有全球競爭力,進而達到節能減碳的效果。

  (五)型塑台灣觀光島:縱然台灣缺乏國際級的自然景觀,但台灣的人文特色相當獨特,若能提升旅遊品質,並加以包裝及行銷,將台灣型塑為觀光島,相信對外籍旅客具有高度的吸引力。

  加上台灣觀光對大陸人有莫名的吸引力,只要業者善加經營,仍大有可為。君不見陸客的商務團、醫療團及企業犒賞團也辦的有聲有色,來台人數雖少,每人在台消費的金額卻相當驚人。是故,台方應摒棄陸客來台人數的迷思,朝向精緻化旅遊路線,吸引大陸有消費能力的族群來台觀光,並輔以台灣特有的文化、歷史、政治、藝人及民俗等元素,必能再創陸客觀光風潮。

  四、結論 

  年底選舉屆至,執政黨固然要用短期方案拉抬選情,但更要關注台灣的長治久安之道。唯有深切改革、徹底檢討,台灣才有未來。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