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1月4日電/廣州日報文說,李光耀呼吁美國制衡中國的言論,引發了不少中國網民的關注,甚至有人發出了“數典忘祖”的憤怒。這其中最關鍵的原因不外乎李光耀的華裔身份。但筆者認為,我們不必為李光耀的這番言論太過在意。
很多人似乎忘記了,作為新加坡的國父,李光耀首先是一個新加坡人,他的言論首先需要維護的是新加坡的國家利益。
回顧歷史不難發現,李光耀說出這番言論也不奇怪。李光耀曾擔任新加坡總理長達31年,而在如此長的時間內,新加坡遲遲未與中國建交。李光耀曾聲稱新加坡會是最後一個與中國建交的東盟國家,他也的確是這麼做的,直到1990年10月,即辭去總理職務前1個月,李光耀才宣布與中國建交。
李光耀此次呼吁美國制衡中國,表露的不只是新加坡的心態,也是其他一些東盟國家的心態。
近些年來,中國與東盟的關係取得很大進展,但面對日益強大的中國,像新加坡這樣的東盟國家仍不免會心存疑慮,而借助外力加以制衡幾乎是一種必然的選擇。
布什政府時期,美國將主要精力集中在中東反恐戰場,對東盟相對疏遠,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同一時期,中國與東盟關係迅速發展。今年年初,奧巴馬政府高調宣布美國重返東南亞,要收復“失地”。與此同時,東盟國家也急切歡迎美國重返。在某種意義上,在制衡中國這一問題上,美國政府與東盟國家可謂找到了“共同語言”。
東盟尚存“美國情結”
可以說,李光耀的制衡中國言論體現了新加坡以及東盟的平衡政策,而這種政策是他們長期以來的政策,並非今日心血來潮的產物。在過去,東南亞國家曾是美國圍堵中國的重要力量,現在雖然已經時過境遷,但東盟的“美國情結”是不會消失的。
在新中國走過的60年歷程中,國外對中國指手畫腳、充滿敵意的言論何其多,但中國依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並不斷壯大。因此,我們又何必太在意李光耀的一番言論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