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1月7日電/韓國造船業在手持訂單方面首次把榜首位置讓給中國。這同韓國超越日本的2000年相隔九年。手持訂單是評價造船企業能力的代表性尺度。韓國造船業界今年在世界接單中的占有率已經大幅落後於中國。
韓國《朝鮮日報》報道,韓國造船企業遭受全球經濟低迷的直接衝擊後,陷入嚴重的“低訂單”狀態。有人擔心,在這種情況下,韓國造船業世界第一的地位可能會發生動搖,全面出現“韓中造船業大逆轉”的現象。
手持訂單和新接訂單榜首位置首次讓給中國
根據全球造船和海運現狀分析機構“Clarkson”和造船業界6日公布的統計結果,截至本月初,中國的手持訂單達5496萬修正總噸(CGT,占有率為34.7%),超越韓國(5363萬CGT,占有率為33.8%)。韓國造船業2000年2月在手持訂單領域超越日本後至今,在近10年時間裡一直占據世界第一的寶座。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在韓國業界陷入訂單萎靡的泥潭中不能自拔的情況下,中國陸續接到中低價商船的訂單。韓國的主力產品是超大型油輪、液化天然氣(LNG)船等附加價值高的船舶,在這些船舶的訂貨量沒有恢復的情況下,目前這種狀況還會持續下去。”
在新增訂單領域,中國上月承攬23.3265萬CGT,超越韓國(21.4825萬CGT),雙方差距進一步拉大。進入今年以來截至上月底,中國的訂單量達271萬CGT,訂單占有率為52.3%,而韓國的訂單僅為164萬CGT,占有率為31.8%.也就是說,去年的訂單占有率(韓國41.1%,中國35.1%)情況完全顛倒。
大型、中小型造船廠要分工合作
一隅有人指出,雖然在新增訂單和手持訂單方面落後於中國,但不能盲目地認為世界第一的地位受到動搖。
友利投資證券企業分析組組長宋在鶴表示:“今年面臨著全球經濟低迷狀態持續的緊急狀況,而且中國創造的訂單業績中大都是本國國內的訂單,考慮到這些,只拿統計數據同中國進行比較沒有太大意義。”據悉,中國政府在“國需國造”的價值理念下,為造船業注入增長動力,將訂貨量的七八成“分配”給本國造船廠。但很多人強烈主張,在韓國造船業界的手持訂單和新增訂單落後於中國的情況下,應該借此機會制定全面提高競爭力的方案。他們主張,韓國造船業界制定了以高附加價值船舶和高價海洋設備為中心的戰略,但韓國當年超越日本也是因為以中低價船舶為中心逐步確保訂貨,因此應該提高警惕。韓國產業研究院(KEIT)研究委員洪性仁警告說:“韓國造船廠建造高附加值船舶所需要的核心技術的國產化比率並不高,如果不迅速改善,可能很難維持韓國造船業界的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