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在埃及設有營運部門的中資企業已有950家。圖為埃及一家紡織廠。 |
中評社香港11月9日電/文匯報報道,在廉價勞工、無限制出口和投資鼓勵的優勢吸引下,不少中國企業正視埃及為理想的設廠地點。目前,在埃及設有營運部門的中資已有950家,總投資額接近3,000萬美元(約2.3億港元),而他們的產品標籤上,也由“中國製造”變成了“埃及製造”。
在埃及塞得港自由區,中資企業尼羅河紡織公司不但設有商店,還設立了工業村,僱用了600名員工,當中20%是中國人,其餘都是當地人。塞得港自由區地理條件優越,可以看到蘇伊士運河北邊入口,具備有利的出口條件,加上原料成本便宜,有助企業輕易進入外國市場。
尼羅河紡織公司在埃及製造的產品,主要被運往美國等海外市場,大部分的產品標籤是“埃及製造”而非“中國製造”。廠內可以看到,戴著頭巾的埃及工人,與穿上白衣的中國技工一同工作,廠內張貼著中文與阿拉伯文的指引,兩地工人更互相教對方的語言幫助溝通。
多種優勢吸引
在塞得港自由區,60%進口基本產品可獲免稅,雖然每月另發花紅,但當地工資低得足以跟中國勞工競爭。一般固定薪金的工人,月薪約有700至800埃鎊(約992至1,134港元)。
工業村的行政主任表示,埃及自由區讓產品出口到世界各地,差不多完全沒有限制。目前約有950家中資企業在埃及自由區設有營運部門,總投資額接近3,000萬美元(約2.3億港元),從事工業的佔了526家,另外306家為服務業、31家為農業和8家旅遊業。
據悉,中國直接投資非洲的金額,已從2003年的4.91億美元(約38億港元),增加至2008年的78億美元(約605億港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