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美元貶值對經濟僅有“治標”之效
“美元”國際地位的問題爭議多年,源於美國嚴重的“雙赤字問題”(經常帳及財政赤字),加上金融風暴、美國零利率、量化寬鬆的濫觴,及美債最大買家-亞洲央行分散儲備風險的想法,美元貶值為市場機制運作之合理結果。但問題出於美元地位短期難以替代:(1)國際貿易間多以美元為交易貨幣,尚沒有任何貨幣在短期間可取代美元,(2)亞洲央行必須買美國公債,美債市場的流動性、深度、廣度等優勢,均為其他商品難以比擬。(3)且亞洲國家亦不能明目張膽的出售美元,同時出售美元恐將造成美元急跌,造成更大損失。美元的問題因而走入窘境,而此問題並非當下或單一國家可解決的。
然不論如何,就美元基本面來看,長期貶值之勢無可避免。Pimco基金的格羅斯(Bill Gross)近期接受訪問時表示,“低利率導致美元走軟”是政府計劃的一部份,值的得關注的是,政府沒有在宣稱“強勢美元”始終是外匯政策的中心了,如果一個國家政府希望擺脫債務負擔,貨幣貶值始終都是途徑之一。
不過從表面上來看,美元現今的貶值事實上沒有那麼糟,黃金、石油、歐元和股票都在上漲,漲勢幾乎可以和美元跌勢相比,這些資產按價值計仍然持平,同時間交易的活絡,產生大量的交易額。且高失業率令聯準會(Fed)只能維持低利率,任何人擁有額外美元或有渠道借得到美元者,都可以透由購買非美資產從中獲利,對於海外投資公司而言,更是一大利多,借入數十億美元拓展海外業務,更不用提,貶值提升出口競爭力產業。
但“貨幣貶值僅是治標、不利長期經濟發展”的經驗一再重演,上世紀五十、六十年代,英鎊不斷下滑,大英帝國日益衰退,僅管那些大舉借入英鎊擴展海外業務的公司得以興盛,但同時隨著英鎊的貶值,英國的資本和人才不斷的流向海外。此外,1990年的墨西哥、1999年的俄羅斯、“失落十年”的日本,諸如此類的歷史不勝枚舉,目前並沒有透由貨幣貶值走向富強的國家,反到如中國、香港、澳洲等,通過穩定的匯率吸引資本流入,創造財富及就業機會。
綜觀上述,大幅貶值或許是解決美元問題的方法之一,但卻不是令美國重返富強的根本方法,美國政府財經思維應著重於提振就業和內需,同時改革快速惡化的財政結構等政策,此外,貨幣政策亦需適時回應,收回市場過剩的流動性,提高利率吸引資金目光,除引領經濟回歸正軌,基本面的改善,亦提供投資人重回美元投資的興致。
肆、美國財經政策的三種情境
綜觀前述重點,及市場對於景氣趨勢之預判,整合多空論點之下,規類3 種最有可能之美國財經政策發展趨勢:
情境1:美失業問題嚴重,應再推出“振興內需計劃”
美國經濟結構與亞洲多數國家最大不同之處,在於民間消費支出比重逾7成,亦為美國經濟成長的主要力道,而就業市場的變化通常又為消費的前期指標;然美國2009年10月失業率創下10.2%的26年最高,廣義失業率高達17.5%,更是大蕭條以來新高,相當於六個美國人就有一人失業。
美國聯準會近日提出警告,“美國失業率將持續攀升,未來數年都會居高不下”,顯見美國經濟狀況遠不如新興市場來的穩建,且若真如市場預期,那麼美國政府當下就不應是討論“退場機制”,反而應該思量再一波的經濟振興計劃,提振內需消費,助美國民眾渡過高失業率的貧困時期。
情境2:經濟溫和成長,美國財經政策暫緩不變
美元貶值可緩解高額負債問題,提振出口產業,且力助於全球佈局多年的跨國大企業,企業獲利回升,有助於改善國內投資,並阻止就業市場惡化趨勢,經濟而獲得回歸正軌的喘息空間。
此看法即為市場樂觀派之觀點,認為經濟最壞時期已經過去,接續雖不會馬上回到穩定成長的軌道,但溫和的成長足以引領經濟步入正常之道,在此情景之下,美國財經政策可維持現狀,“不鬆不寬”之道,待經濟逐步回到正軌,擴張性政策伺機而退。
情境3:通膨壓力浮現,央行緊縮政策出台
國際油價升破80美元,美元在創新低,貨幣市場熱錢大量湧入實質資產,且在此波金融海嘯存活下來的非金融公司,手上屯積的現金部位為近幾十年來最高,如果景氣觸底回升之共識為正確的,企業的執行長們沒有理由不逢低買進,展開併購及投資大業,當前即為“危機入市”的最佳時機,資產價格受上述重重原因推升,“通貨膨脹”的憂慮同時浮現。
事實上,只要確定經濟已經開始復甦,美國聯準會的利率就不應該維持當下接近零的水位,過多的資金追逐相對有限的商品或資產,必然會產資產價格泡沫化的情事,另一波金融危機的遠因可能就此生成;但因貨幣與財政政策的方向一致性,因此,利率的緊縮將暗指“退場機制”的啟動,如為對抗通膨,而採行緊縮政策,扼殺經濟復甦於初期,實在是不明智的舉措。
伍、結論
綜觀上述3種情不同情境,最有可能發生的情境應為“情境1”,即美國失業率的惡化可能會超乎預期,進而未來幾年陷入相對低迷的成長率,因此,美國政府當考量的應是如何提振經濟,而非“退場”的思維。美國會於11月5日通過“延長發放失業就助金法案”,APEC部長會議後的業合公報支持“實施經濟振興計劃”,均是支撐此觀點之佐證。至於“通膨”與“成長”的兩難窘境,兩害相權取其輕,Fed極可能採行“容忍高通膨、維護經濟成長”的短期策略,升息時點可能會於明年下半年之後。
若真果如此,全球最主要的最終消費市場-美國需求成長有限之下,對於台灣之衝擊必然沉重,即便當下對中國之依靠漸重,但我國出口以電機商品為重,偏向於中國出口產業,受惠於中國內需或基礎建設的比重遠不如原物料出口國,在美國經濟內需力道有限,且可能還需政策支撐之下,台灣政府於財經政策的思維上,恐需有出口低迷成長,擴大財政支出之心理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