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1月18日電/美國賓州大學學者鐘布今天在聯合早報發表文章說,美國總統奧巴馬此次亞洲之行,是外界檢驗他的亞洲政策智囊團隊的最好時機。
文章說,奧巴馬政府與前任政府的諸多不同中,較為引人注目是他們任用智囊的基本策略大相徑庭。布什執政期間,他和副總統切尼任用的智囊多數在政治觀點、意識形態方面和他們基本一致。也就是說,政治正確第一,雄才韜略次之。
奧巴馬自競選初期就採用了任人唯賢的方針,從專家學者中招募智囊,頗得一些心高氣傲的學者的好評。奧巴馬本人在許多重大問題上,如美國經濟、伊拉克戰爭及醫療改革等,常常有自己的主張,但同時能傾聽和采納智囊的建議,贏得了更多專家的信任。奧巴馬帶入白宮的最大財富,是他堪稱“豪華的”智囊團隊。
亞洲政策的首席智囊
奧巴馬亞洲政策智囊中的文膽屬貝德(Jeffery Bader)。現年63歲的貝德目前擔任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亞洲事務主任。他在1997-1999年擔任過同樣職務,作為克林頓總統的首席亞洲政策顧問。80年代初,他在美國駐北京使館工作。1987-1989年他擔任美國國務院中國小組主任。2001至2002年,他以美國貿易副代表的身份多次訪問中國。
貝德在2002年退休前已經在美國政府工作27年,工作重點是美國對華政策的制定與美中貿易。退休後,他立刻受聘於美國著名智庫布魯金斯學會,擔任其新成立的中國研究中心主任。
貝德早年對中國問題並不感興趣。他的博士學位是在紐約的哥倫比亞大學獲得的,當時主修歐洲歷史。他的第一份政府職務是去美國駐扎伊爾使館。回美後,他進入國務院東亞及太平洋地區主任霍爾布魯克的辦公室,成為一名助理。稍後他的工作重點是1979年的美中關係正常化。
貝德在談到當年選擇中國作為自己職業外交生涯的主要領域時說:“在當時的國務院,我必須決定是去一個大塘裡面做條小魚,還是在一個小塘裡去做條大魚。我那時認為與歐洲的外交關係是一個大塘,而中國事務只有少數幾個人在為此工作。”
與當時忙於歐洲事務的同事們相比,貝德的經歷對今天的奧巴馬政府尤為重要,讓人不能不佩服貝德當時選擇職業生涯的遠見。
最近數月來,他每天都到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向奧巴馬當面匯報亞洲地區的每日動態,協調白宮各部門制定相關的亞洲政策。每次奧巴馬在白宮與亞洲各國領導人通電話時,他必定在場。這次奧巴馬的亞洲之行,貝德更是寸步不離總統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