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2月8日電/在2009年保增長取得顯著成效後,中國的宏觀經濟去向何方,這成為海內外高度關注的焦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剛剛閉幕,記者分別採訪了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所長汪同三、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研究員張立群、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員梅新育。他們認為,會議傳遞出許多重要的新信息和新信號,為明年宏觀政策確定了基調,即保持宏觀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通過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經濟結構優化、增強經濟發展拉動力。
進一步提高宏觀調控水平
人民日報海外版報道,張立群認為,在今年經濟保增長取得成功的基礎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要 進一步提高宏觀調控水平,轉變發展方式,爭取更高質量和效益的平穩較快增長,從而對明年的經濟工作提出了一個更高的目標。
會議提出,明年的經濟工作要“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根據新形勢新情況著力提高政策的針對性和靈活性”。張立群認為,這是因為,當前我國經濟回升的基礎尚需繼續鞏固,經濟發展還面臨不確定的因素。他認為,在財政政策方面,應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增加社會事業、民生工程的投資,政府投資的數量要保持適度。貨幣政策也需要進一步改善,貨幣供給要保持適度增長,用好各項貸款,優化貸款的使用,特別是要加大對中小企業的貸款支持。
會議提出,要“全面提升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張立群表示非常認同。他認為,要著力增強來自市場的投資力量,這對內需增長的可持續性是非常關鍵的。當市場推動的投資和需求比較活躍時,這種增長才是可持續性的。
梅新育說,印象深刻的亮點之一是貨幣政策要因應形勢調整,“貨幣政策要保持連續性和穩定性,增強針對性和靈活性。要密切跟蹤國內外經濟形勢變化,把握好貨幣信貸增長速度,加大信貸政策對經濟社會薄弱環節、就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產業轉移等方面的支持”——這實際上是給明年貨幣政策調整轉向留下了空間,埋下了伏筆。
重要任務是調結構轉變發展方式
“如果說2009年最重要的工作是保增長,那麼2010年我們最重要的任務是調結構,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傳遞出的新信號。”姚景源說。 姚景源認為,2009年是新世紀以來中國經濟發展最為困難的一年,在這一年中,中國率先實現經濟形勢總體回升向好,來之不易。但這場國際金融危機也使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問題更加凸顯出來。綜合國際國內經濟形勢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已刻不容緩。
姚景源分析,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結構調整主要包括3個方面:從生產角度來看,要把經濟增長從依賴第二產業調整到一、二、三產業全面發展,特別是要發揮第三產業即現代服務業的作用;從需求來看,要從依靠投資、出口拉動經濟增長,轉變為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最重要的是要發揮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從增長方式上看,要把經濟增長從依賴物質資源投入,調整到依靠技術進步和創新能力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