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關於中國對朝美對話外交政策的分析建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2-10 00:28:44  


美國朝鮮問題特別代表博斯沃思
  中評社北京12月10日電/光明網刊載了王懿麟的分析文章,對中國對朝美對話外交政策提出了分析和建議,文章內容如下: 
 
  新華網快訊,美國總統奧巴馬十一月十九日在韓國首都首爾表示,美國代表團將於十二月八日訪問朝鮮,並聲明“美北對話不是要取代六方會談”,美國朝鮮問題特別代表博斯沃思此次訪問平壤目的只有一個,即“說服朝鮮重返六方會談”。美國國務卿希拉里也表示,“只要朝鮮履行可驗證、不可逆轉的無核化承諾,就會向朝鮮提供大量好處,博斯沃思將帶著這個明確訊息前往朝鮮”,同時,“美國願意與朝鮮討論朝鮮多年來一直不斷提出的幾個問題,即關係正常化、以《和平協定》代替《停戰協定》和經濟援助等問題。討論這些問題的大門已經敞開。”顯然,美國的立場是基於這樣一種戰略前提:不管朝鮮核武器發展計劃的主觀動機是什麼,它的客觀後果是對美國的太平洋戰略造成了嚴重的威脅,不但可能導致中國在這一區域占有優勢和擴大影響力,而且也會給美國的其他戰略戰線帶來嚴重影響。由於朝鮮這一戰線所涉及的利害關係具有戰略性的決定意義和國際格局的催化性質,這就要求美國必須促使朝鮮接受有利於華盛頓的政治安排——儘管美國在這一區域正面臨著一些重大的不利條件。 

  在美國方面看來,評估一個戰略要害國家是否脆弱或具有易於被誘惑和接管的可能性,以及他們是否堅定地依附於一個國家或在一個體系中有固定的位置,都是極為重要的。朝鮮毋庸置疑具有軍事意義和地緣戰略上的政治價值,是能夠極大地擴大美國太平洋戰略成功遠景的要害國家,美國在朝鮮戰術上的成功將可以產生極為重大的影響,但其戰略要點在於,朝鮮是否是一個在某種意義上“任人爭奪”的國家。這就導致美國對朝政策最終可能的兩個方案:一是把朝鮮看作同中國政治鬥爭的延續或一部分,促使中朝出現分裂,使遠東的地緣政治朝著向美國有利的方向發生根本性的變化。二是將朝鮮視為一個擁有獨立外交政策的國家,從而在經濟和政治上促使朝鮮走入美國式的軌道。 

  在遠東區域排除一切強大的外部勢力,並使其他國家屈服於自己的政治意志,是美國在太平洋戰略上的政治目標,並且這種帝國意識的表露已經延續了很長一段時期。正如美國的地理位置所示,一個事實上的海洋國很難找到一條通向世界的內陸通道,因此不得不打開一條通向世界的開放通道(綜合性的美國力量的影響)。在他的一側,美國實際上打開了他進入太平洋的真正通道,例如在二戰後的日本群島直接獲得軍事上的立足點,在三年的朝鮮戰爭中守住了南朝鮮,從而將其戰略利益範圍擴大至菲律賓、印度、馬來西亞、泰國、印度尼西亞、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太平洋國家,與此同時,美國軍事上對中國台灣的支持也使得中國共產黨人統一台灣的任務複雜化。顯然,美國的防禦圈能夠十分明確地概括為對內陸大國的包圍和擴大政治影響力,而朝鮮所具有的直接的地緣特性和公開的政治特征使得華盛頓方面沒有選擇的餘地,為此,朝鮮的核問題一直被美國看作是同中朝進行的一場政治意志的較量,並且無論從歷史還是地緣角度來說,這一反應不僅是針對中國,也同樣是針對整個欲崛起的第三世界國家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