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學者:不簽ECFA 台灣經濟將一敗塗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2-14 11:11:46  


  中評社台北12月14日電/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美國約翰霍浦金斯大學經濟學博士杜振華今天在台灣蘋果日報發表文章說,從今年春天石化業刊登廣告,呼籲政府正視“東協加中國”自由貿易協定將在明年元旦完成降稅、嚴重衝擊台灣出口,引發了ECFA爭議以來,悠悠乎竟已過了半個年頭。但這項對台灣經濟攸關重大的議題,迄今為止大多數人對它卻還是一知半解、模模糊糊,並淪為政治炒作的議題,真可說是現代奇譚!

  簡單來說,ECFA就是一項“自由貿易協定”(free trade agreement)。自貿協定就是要讓會員體之間的貿易自由化,免除進口品的關稅和服務市場的管制-也就是讓會員間的“國際貿易”變成“國內貿易”的一種協定。 

  協助推展自由貿易

  文章說,這種協定的來源,有其堅實的理論基礎。經濟學理認為在“自由貿易”下,各國會自動尋找生產成本最低、最有競爭優勢的產品去生產,再將生產的剩餘出口以換回逐漸放棄生產的產品;其結果將使各國消費水準提升、福利增加。但各國皆有政治包袱,難以自行達成自由貿易,1947年成立的“關稅暨貿易總協定”(GATT,1995年後改稱世界貿易組織,WTO),就是以多邊國際諮商和規範,協助各國推展自由貿易,透過專業分工來促進全球經濟福利。

  WTO在2001年展開“杜哈回合”諮商,但在農產品貿易自由化遭到嚴重挫敗,各國了解WTO無力進一步推動貿易自由化,紛紛尋求對象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以獲取自由貿易的效益。這種努力促成區域性(自由)貿易協定大行其道;WTO統計目前實施中的協定有230個之多,並且在快速增加中!

  舉個簡單的例子,就可以了解ECFA的功能和效果。原來台灣和中國大陸的市場就像兩個相鄰的大、小市場,各有其市場獨有的競爭狀態;兩個市場的臨界處以柵欄相隔,只有向對方付出關稅的貨物可以越界銷售。

  另外,部分廠商可以在對方允許下,越界進行投資和提供服務。現在,ECFA就像一把利刃,將這個柵欄消除,使廠商可以自由越界到對方市場去銷售產品、提供服務、進行投資;但由於各自的競爭力不同,要透過“諮商”來稍微保留極小部分的貿易和投資“障礙”,以免“潰不成軍”;另外再談出一些規則,讓柵欄消除之後立刻潰敗的廠商可以有“喘息”的機會,但在“喘息”之後,還是要繼續下一回合的競爭。

  文章說,台灣的貿易對手在過去10年間紛紛消除了市場柵欄,如中國、韓國、日本都簽署了大約10個協定,新加坡更簽署了15個協定,令人驚悚地包含了中、美、日、韓、東協等主要貿易對象,這迫使台灣不得不積極去尋求突破,免除目前出口成長在東亞墊底的窘境。 

  把握優勢將成轉機

  但是要了解,在這個市場擴大的狀況下,廠商和政府如果不夠努力,目前看來開放似乎對台方“有利”的產業,過一段時間之後可能轉為有利於對方;但如果能夠強化優勢,極有可能在掌握對方市場之後,發展成世界級的企業。

  因此,就像吳敦義所說:ECFA是一朵帶刺的玫瑰!它既是危機也是轉機,但如果沒有它,其他競爭對手在市場擴大後發展出來的更大優勢,將會把台灣狠狠踹扁,台灣經濟將一敗塗地、沒有翻身的機會!

  文章說,因應ECFA的挑戰將是一場劇烈的“全民運動”,東亞已經紛紛加入這場經濟大戰,我國的廠商和政府絕對不可小覷,必須全神貫注、全力以赴!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