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大會中國代表會上三次拍案而起 斥丹麥草案
新華網也報道,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進入倒數第三天,“丹麥文件”的魅影再次顯現。在16日上午的談判中,主辦方丹麥沒有取得各國談判代表的同意,試圖將自行擬定的協議草案強加給大會討論。對此發展中國家代表紛紛抗議,堅決反對主辦方越俎代庖。
中國代表團副團長、氣候談判中方首席談判代表蘇偉在大會上三次拍案而起,他對大會主席、丹麥首相拉斯穆森直言:“這一舉動將嚴重影響到哥本哈根大會的成功。”巴西、印度、南非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等都對中方的表態予以支持。
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舉行,主辦方確實做了許多辛苦的準備工作,但是丹麥更應當明白它的責任是幫忙,而不是添亂。
首先,主辦方應當明白,氣候變化談判必須堅持預定程序,只有程序公正、透明,才能保證沒有任何參與方的利益受損。丹麥作為主辦方,當然可以為推動談判進程作出自己的努力,但任何努力都不應當抹殺之前的談判成果,更不能試圖通過改變程序實現自己某些令人懷疑的目的。
其次,主辦方應當明白,任何提議都不能違背《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要求,不能違背“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這一事件看似是“程序”問題,但沒有人會相信主辦方一再試圖提出“丹麥文件”,是由於對聯合國談判規則“外行”,或者出了“技術性錯誤”。
第三,主辦方應當明白,氣候變化問題必須由全球所有的國家來決定,而不能由少部分國家來決定,聯合國框架下的談判才是解決氣候問題的主渠道。正如蘇偉所說:“各方在談判中已經達成的一致意見是,哥本哈根大會成果唯一有效的法律基礎,應當是聯合國氣候談判兩個工作組的工作成果。”
全球數十億人都在關注哥本哈根大會,主辦方急切的心態或許可以理解。但如蘇偉所說,這是一個由談判各方所推動的談判進程,不能試圖通過“從天而降”的文件來推動談判。
需要指出的是,說是主辦方的問題,其實所有發達國家都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要讓談判取得進展,包括丹麥在內的發達國家必須認真傾聽發展中國家心聲,保證會議遵循“巴厘路線圖”、《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京都議定書》的原則和框架,必須積極回應發展中國家提出的提高減排指標以及提供技術轉讓和資金的要求。只有這樣,才是讓哥本哈根留名青史的正確途徑。除此之外,別無他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