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2月19日電/國家在近段時間開始調控樓市,一方面是因為經濟復甦,有了調控的條件,另一方面,我國房地產市場也已經到了非調不可的地步。
廣州日報報道,2007年,樓價瘋狂之際,國家曾經出台一系列措施調控樓市。但是,2008年秋金融危機開始蔓延,全球房地產價格半年時間直線下跌至2007年頂峰期的半山腰,雖然中國房地產價格也跟著有所下跌,但幅度相對小得多。
為開掘內需市場保增長,國家於2007年剛剛嘗試對房地產價格的調控不得不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加快放貸等實際上促使房地產價格迅速反彈的政策。
2009年,中國經濟“保八”已無懸念,最新發生的“地產大國”杜拜危機更是又一次給其他國家敲了警鐘,調整經濟結構的問題因此重新被提到了最重要的位置。
據統計,金融機構提供的房地產貸款已達到幾十萬億元。此外,賣地收入占地方政府財政收入20%以上,政府也千方百計提高地價以擴大財政收入,這只能導致房價進一步推高。在這種情況下,金融機構不敢輕易緊縮房貸政策,否則,房地產價格迅速下跌,銀行存量房貸將面臨巨大風險,但如果任其發展下去,危險更大。
美國銀行與美林銀行中國經濟學家陸挺指出,高房價使許多人淪為房奴,對這部分人的消費產生巨大的擠出效應;高房價改變了人們的預期,增加了防衛性儲蓄需求,謹慎消費;高房價產生的擠出效應阻礙了居民消費的轉型升級;高房價花去了兩代人甚至幾代人的積蓄,嚴重削弱了消費增長的後勁。沒有消費增長,必然威脅企業經濟效益,進而威脅就業,產生惡性循環。此外,城市化需要大量增加從農村向城市轉移的農民工家庭,高房價卻是農民工成為新市民的極大障礙。高房價還可能會導致長期惡性通貨膨脹,貨幣惡性貶值。
於是在“保八”已無懸念時,中央果斷出手調控樓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