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12月31日電/台灣中華日報今天社論說,“立法院”朝野協商決定,將修法明文禁止美國牛絞肉、內臟等進口,等於推翻當初台美協議的內容。對於“立法院”的決議,美國在不到二十四小時內就做出“非常失望”的反應,參與台美協議的美國一位代表說:“華府一定會抓狂,一定會報復!”
“立委”推翻台美協議,理由是“民間壓力”,但似乎忽視了美國也同樣有“民間壓力”。美國對其所生產的牛肉一向相當自傲,雖曾發生過類似狂牛病事件,但認為經過改變飼料等努力,美國牛肉已經沒有問題,美國人吃,也銷售到許多國家,別人沒問題,何以到台灣就有問題?台灣視美牛如“毒品”,從美國立場看,不只經貿問題,還有尊嚴問題。
社論說,向來行事溫和的美國總統奧巴馬,對美國牛肉銷售台灣一事,立場十分堅定,他明確表示,美牛進口台灣不解決,台灣方面想和美國談判雙重課稅、投資協議等議題,那就免談。國務院方面更發表聲明指出,台灣修法,等於單邊廢止協議,對台灣做為可靠的國際社會成員將造成衝擊。措詞嚴厲前所未見,意味美方可能隨時對台灣報復。
美國要報復台灣,可以找到很多手段,如台方所期待的貿易課稅和投資問題,只要把門關上,台灣就會遭到極大損失。在外交上,美方報復空間更大,譬如台灣希望參與國際組織,如果美國不支持,許多親美國家必然“唯美是瞻”,跟著反對。
社論指,台灣拒絕美牛擴大進口,口號是:“不能以損害‘國人’健康為代價。”馬政府設下“三管五卡”,就是要保障人民健康不受害。但民進黨為了反馬,以慣常炒作民粹的手法,痛批馬政府,還要舉辦“反對美國牛肉進口”公投,民意已成為民粹,部分認事不清、意識不堅的執政黨“立委”也跟進,這無異重重打了美國一個耳光,自信牛肉沒有問題的美國,如何吞下這口氣?
有人說:“難道非吃美國牛肉不可嗎?”答案是:“可以不吃,但不能拒絕進口。”理由是:貿易必須雙方互惠,台灣有許多貨物出口美國,豈能不許美國產品進口台灣?何況,台美雙方談判時,美方已透過科學檢定,顯示美牛並非“毒品”,我方也提不出否定美方說法的理由。最後協議簽了,台灣卻反悔,要求重啟談判,除非台灣在其他方面付出重大代價,想要美國同意,可能性微乎其微。
社論謂,“立法院”推翻台美協議後,官員坦承:“台美互信被破壞,以後就難搞了!”“國安”與“外交”系統評估,若“立院”下週通過修訂《食品衛生管理法》,箝制美牛擴大進口,台美雙方正在接觸的軍購、台美貿易投資架構協定(TIFA)、高層互訪,都將立即受到影響。台官員坦承,政府已拉高此事為“危機處理”;“總統府”發言人王郁琦更表示:“將盡力透過外交途徑斡旋,進行損害控管。”
站在“台灣要走出去”的戰略高度,美牛擴大進口,應立意於“退一小步,進一大步”,即損失小利,換取大利。這種策略常見於“國與國”之間的談判,企業界合作談判也屢見不鮮,既是談判,一方怎能全拿?尤其是實力懸殊的談判,弱方需以智取勝。民進黨一味反對,將使台灣付出慘痛代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