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幾歲的中生代暫露頭角是民進黨出現的一個重大變化
對民進黨來講,這次縣市長選舉有一個重大的變化:以前民進黨在縣市長選舉的時候,從來沒有這麼多四十幾歲的中生代參選縣市長;過去,四十多歲的人大多在選“立委”的層次,很難到縣市長選舉的層次。但是,這次有不少四十幾歲的年輕人參選縣市長,包括桃園的鄭文燦,苗栗的楊長鎮,南投的李文忠,台東的劉棹豪,基隆的林友昌,這些新人雖未當選,但得票都不差。
如果這些人能夠在地方紮根下來,是民進黨在地方的重要新生力量,以後可以選下一屆的“立法委員”,或者下一任縣市長。這是跟以前的民進黨不同的,四十幾歲的中生代慢慢出頭,開始在地方暫露頭角。
最重要的變化是國民黨和民進黨呈現此消彼長
根據現在的大環境,民進黨應該贏更多,但只有小勝一席;國民黨應該輸更多,但也只是小輸的局面,主要是馬政府在“中央”施政的一些缺失、弱點,並沒有發酵到這次三合一選舉中;地方選舉還是著重於地方人選的特色,以及地方的組織動員和地方人脈經營。因此,這不是馬英九的期中考,也不是“中央”施政好壞的不信任投票,而只是一場小考。
這次縣市長選舉最重要的變化是,民進黨止跌回升,國民黨開始走下坡路,兩者開始有此消彼長的政治變化。國民黨的整體得票率大幅下降,一些重要地方如桃園縣、台東縣、澎湖縣等,國民黨雖然贏得席次,但得票數並不如預期的好。對民進黨來講,其實也是自己黨內操兵。因為,以宜蘭縣來說,半年前民進黨內的民調,林聰賢就已超呂國華百分之十,當時民進黨就認為,宜蘭只要好好維持住,大概就可以勝選。但這半年來,國民黨歷經八八水災等不利事件的衝擊,外部環境對國民黨極為不利,可是並沒有反映在這一次選舉的席次上面,民進黨幾乎是跟半年前一樣,當時預估至少可以得四席;結果還是四席。因此,民進黨雖然小勝一席,在國民黨往下走、民進黨往上走的情況下,席次沒有進步,近半年的努力也白費了。
兩岸關係沒有退路只能勇往直前但政治談判腳步會放慢
至於會不會在兩岸關係上面,政策上會有跟以往不同的轉變,我覺得目前看不出來,我覺得馬還是向比較不強調主權的方向發展,而可能往傾中的路線加速兩岸的經濟交流的努力,ECFA的簽訂勢在必行,所以沒有退路,兩岸關係必須勇往直前往前沖,只是在兩岸政治談判這個部分,可能會放慢腳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