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1月4日電/民進黨籍前“立委”林濁水今天在聯合報發表文章說,百年歷史的前夕,“中華民國”度過了九十九年中最暗淡的元旦。升旗典禮中不只在野黨缺席,執政黨諸大老連宋王吳也全部看不到。令人不禁為首肇建東亞第一個反帝、民主共和國的“中華民國”感嘆不已。
文章說,“中華民國”百年,和台灣歷史的連結則更久。其間彼此關係詭譎多變令人驚奇。
台灣曾是“中華民國”倒滿建國基地。一九○○年偉大的革命家孫中山,利用八國聯軍之亂到台灣和兒玉總督達成密約,由總督支援在台灣遙控惠州起義。故事曲折,但情節多半被後來的“中華民國”政府刻意遺忘。
文章說,在蔣介石時期,台灣是反攻基地,是“國家”施政的工具,而不是目的;到了蔣經國十大建設開始,台灣轉變成施政的目的,用人政策開始本土化,大幅拉近“中華民國”和台灣的距離,但文化政策上仍延續去台灣化的方向。
“國會”全面改選,文化上回歸本土文化之後,台獨支持者急速上升,據TVBS調查已達百分之六十八,從此“中華民國”和台灣關係進入最尷尬的階段。撤退來台後第廿三年,聯合國二七五八號決議文判決“中華民國”已被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在國際上已失去正當性和合法性。
文章說,台灣和“中華民國”,百多年來關係這樣詭譎多變,幾乎全在英雄豪傑的估算之外,在回顧之餘,由不得人不謙沖地覺悟,未來要走入坦途,註定不是容易的事。帶著這樣的認識迎向一個未來的百年,我們固然不能放棄站在人類普遍價值的立場上去面對未來,但也必然要謙沖地面臨未來必定仍然是嚴厲的考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