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1月7日電/中央日報網路報今天的社評說,台美雙方簽訂議定書,開放部分美國牛肉進口,本來是加強中美關係的一件好事,如今卻演變成台灣的政治風暴,恐怕是許多官員始料所未及。對於這樣的結果,媒體自然少不了批評,而且不少評論都指向馬英九的領導能力。我們認為,看這個問題,必須從談判時代的高度來著眼,才能看得更清楚。
社評說,自從國民黨重返執政之後,不僅兩岸關係改善,國際關係亦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在民進黨過去八年期間,不論兩岸與國際,台灣都是在衝撞之中,可以說危機不斷,因此民進黨有識之士都說,陳水扁刷爆了台灣的外交信用。簡單的說,民進黨執政期間的台灣,是兩岸與國際的麻煩製造者。然而國民黨執政後,兩岸與國際關係的改善,最具體的表現,就是談判與協商的工作大幅增加。兩岸舉行了四次江陳會,簽署了十二項協議與一項共識,在國際上,台灣與許多國家都在進行協商談判的工作。與美國的談判,其實不只是美國牛肉開放乙事而已,包括TIFA都已經在溝通之中。
換句話說,台灣現在正處於一個全面對外協商的時代。在這樣一個全面對外協商的時代中,政府除了協商談判人才的培育之外,在心理上也應該有所調整與準備,建立兩種認識,才不致於再出現類似美牛事件的危機。
第一種認識,對外協商與對內協商是同比發展,也同比重要。馬英九在美牛事件後,也承認說明得不夠,說明得太晚。對外協商與對內協商一旦形成落差,參與對外協商者不僅辛苦,更可能裡外不是人,就像這次的美牛事件一樣。我們認為,政府是一體的,對外協商團隊應該也同時是對內協商團隊,對內協商,才能了解民意生態,化解可能的問題,同時也可協助對外協商的完成。
第二種認識,信息不足是偽信息生長的溫床。此一認識涉及到透明度的問題。對外協商者,往往為了使協商談判順利不受干擾而保密,而在保密的情況下,外界的信息就非常不足。信息一旦不足,各種猜測的信息就會填補空間,其中包括了許許多多的偽信息,以及建立在偽信息上的偽評論。
社評說,我們以ECFA為例。根據各類的民調,包括“陸委會”做的民調,對ECFA內容不清楚、不知道、不了解的民眾,都超過六、七成,而支持者始終維持在五成左右,並沒有太大變化。民眾為什麼不了解?因為主管機關到現在都還沒有公布ECFA的初步內容。民眾為什麼支持?因為政府談了很多簽ECFA的必要性。但民眾的支持度為什麼沒有增加?我們認為,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信息不足,造成偽信息以及偽評論充斥的現象。這些偽信息與偽評論最後必然會形成對內協商的障礙,甚至於阻撓對外協商的進行。
信息是一項利器。如何在適當的時候,提供正確的信息,避免偽信息的負面效果,甚至於提高民眾對政策的支持度,是對內協商的重點。政府空握有信息而不知善用,徒知保密反而自害,又如何在全面協商的時代中為人民爭取最大的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