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美重啟布什時期的對台軍售預案,不得不分析美時下的經濟。從2007年開始的次貸危機以來,美國經濟處於一蹶不振的態勢,失業加劇。早有媒體報道,美國勞工部前不久公布的失業率已達10%,創26年來最高。美國從2008年12月以來直至2009年,領取糧票度日的人數已達3700萬人,也就是說每8個美國人中,就有1人靠糧票解決三餐。而分析美經濟社會衰落的原因,美媒體及美國一些政客不願自我反省,更不願從美國體制、機制方面查找問題,而是按其習慣方式,把問題推給中國。在奧巴馬總統訪華後,2009年12月30日,美國批准了針對中國油井鋼管徵收高額關稅的決定,也是最大宗的中美貿易摩擦,赤裸裸地張揚貿易保護主義。而對台軍售,既是美方續演軍火經濟的一部分,也是加劇台海關係緊張的要害措施。同時也是美決心“回歸亞洲”的實際行動。美重啟對台軍售,讓世界看到了美國欲重蹈靠軍火救經濟的老路。
與美國以往打軍火牌早已嘗到苦頭一樣,此次重啟對台軍售恐怕不會有什麼好結果。中國對此是早有準備的。中國時下的國力軍力和民族凝聚力是完全可以捍衛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那麼,美國為何要重拾“冷戰思維”?
在美國,有一種行事方式叫“民意牌”。美國媒體就是所謂“民意牌”的晴雨表。翻閱近來美國主流媒體的報道,對中國指責是他們的“常用菜”。比如,在哥本哈根氣候峰會期間,美媒鋪天蓋地反擊中國,稱中國傲慢不與美國合作等。近日,美方通過所謂歐亞集團宣布十大潛在風險,把中美衝突列為榜首,借媒體之口向中國施加壓力。1月3日,《華盛頓郵報》發表了題為“專家們稱中美關係將面臨低谷”的文章文說,奧巴馬政府很可能在今年初批准向台灣出售數十億美元的“黑鷹”直升機和反導導彈,甚至可能包括為台灣設計和建造柴油潛艇的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