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英九強勢指示研議在“立法院”設置糾儀長,負責維持院會秩序。資料圖 |
中評社台北1月23日電(記者 倪鴻祥分析報導)馬英九在“立法院”打完一架之後,指示研議比照美國國會設置糾儀長(Sergeant at Arms)負責維持院會秩序的可能性。由於綠營反對,國民黨強勢推動的可能性不高,馬英九的目的不外是要激發藍營基本盤,凝聚支持者的向心力。
前台灣駐美代表陳錫蕃早在2003年間就提出“立法院”設糾儀長的建議。當時綠委經常癱瘓院會,一再動粗,甚至用大鎖、快乾膠封鎖議場大門、院長休息室,不讓王金平主持院會,後來各界長時間討論“國會議長”動用警察權的問題,因藍綠陣營沒有修法共識,最後不了了之。
不論是仿照美國國會設置糾儀長,還是修法賦予“立法院長”可以動用“警察權”,真正的關鍵並非法條本身,而在於規範對象,也就是“立委”服從的意願。其中包含了王金平個人的態度與抉擇,以及綠委態度。
“國會”席次不如藍營的民進黨持續以抗爭累積政治能量,就算設置10個糾儀長,也無力解決,甚至會因嚴重的肢體衝突,引發民意遭打壓的嚴重質疑,落入“警察國家”這種似是而非的批判陷阱裡。王金平十分清楚後果,才會堅持不願動用警察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