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24日電/國際紅十字會人員表示,海地地震發生後第10天,災民已出現腹瀉、破傷風、呼吸道疾病等疾病,部分地方已開始消毒等災後防疫工作。
綜合媒體報道,有大批難民選擇離開太子港,20萬人乘坐免費公共汽車、小船或是步行,前往其他城市。聯合國估計,或有多達百萬人遷往市郊。
災區傳出疫情經濟損失達十億美元
海地地震災區22日傳出疫情,國際紅十字組織在海地的官員卡羅特基當天說,地震發生後第10天,一些國際組織已在災區發現腹瀉、破傷風、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呼吸道疾病等疾病。她說,地震剛發生時所造成的截肢患者收治人數已日趨減少,隨之出現的是上述疾病,特別是兒童呼吸道疾病、流行性腦炎等。
卡羅特基指出,目前在災區出現這些疫情屬於正常,關鍵是進行及時、有效的防疫工作,如接種疫苗等。在太子港災區,一些地方已開始進行清掃、消毒、接種等災後防疫工作。
此次大地震摧毀無數人的家園外,亦令本已非常貧困的海地經濟陷於崩潰,海地商會粗略估計地震造成十億美元經濟損失。海地只有三成的企業有投保,在這種狀況下,沒有大力的海外援助,重建恐怕是不可能的任務。商會主席指出,許多海地人一直靠銀行貸款生活,部分人將無力償還,經濟可能會崩潰。
另外,太子港通訊已經有七成恢復,加油站只有三成開始營業,不過電力設施估計至少要三到四個月的時間才能修復。
被困10日再有2人生還
海地政府已結束搜救行動,但前天再有2人被困10天後奇跡生還。一名海地男子周四在震塌的自家房屋前露宿時,聽到廢墟中傳來84歲母親的呻吟,遂與親友徒手挖掘20小時,周五早上救出老婦,當時她的胸部傷口已爬滿蛆蟲,送院後情況危殆。另一名大難不死的是22歲男子,獲救時嚴重脫水,但情況穩定。
自地震至今,國際救援人員救出132人。海地內政部表示,地震遇難人數超過11萬人,逾60萬人無家可歸。另有統計稱,流離失所者多達150萬人。美軍表示,為了恢復太子港機場的安全措施,決定驅逐聚集機場的記者,此舉遭美洲新聞協會強烈批評。
停止地震搜救加大人道救援
海地政府23日宣布停止尋找地震生還者的工作,但會加大人道救援的力度。
聯合國發言人在日內瓦表示,海地政府在咨詢過專家的意見後作出了這個“讓人心碎”的決定。大部分的外國搜救隊伍將離開海地返國,但是會留下部分重型機器協助清理工作。
另一方面,來自歐美和世界各地的演藝界明星為海地大地震災民舉行大型馬拉松式環球影視籌款活動。這個名為“送希望到海地”的籌款演出由美國好萊塢演員喬治.克魯尼主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