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時:兩岸和平成公共議題 台灣政治趨成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1-28 09:31:58  


 
  例如,曹興誠認為他所倡議的“兩岸和平共處法”,主旨在強調“程序正義”,讓“統一”交由台灣民意來把關,他認為這樣可以讓台灣百姓自己來決定未來統獨與否,而非任由藍綠政客來操弄這個議題。但張亞中卻認為兩岸若是未能達成一定程度的互信,則“兩岸和平共處法”很可能會遭到政客玩弄,最終導致其變成“兩岸和平分裂法”,甚至所謂“統一公投”也很可能變成了“不統一公投”。而林濁水認為“兩岸和平共處法”雖然立意良善,但可行性卻不高,很可能變成另類的防禦性公投,原本旨在降低台灣內部尖銳的認同問題,但結果卻很可能適得其反。

  社論稱,姑不論證辯三方的論點究竟是誰比誰更有理,至少我們都會承認,兩岸間的敏感議題,不就是應該這樣談嗎?聯電榮譽董事長曹興誠理性的思索兩岸爭議,提出了“兩岸和平共處法”的公開倡議,他認為此舉可以有效解決台灣內部與兩岸間的爭議,但兩岸統合學會理事長張亞中以及前民進黨“立委”林濁水,各自從不同的立場反對這種倡議,且都認為可行性不高,那麼究竟“兩岸和平共處法”有沒有可行性呢?究竟這爭議三方誰的倡議更合理呢?讓問題爭議澄清最好的方式,不就是讓他們一同來辯論,看看誰的倡議最有可行性?

  或許最終我們還是不能獲致最後結論,但至少此一倡議方案,經過理性辯論後,所有的優缺點乃至可能的盲點,都有機會被指出來。如果任何有關兩岸的倡議,都可能循這樣的方式進行對話,那麼兩岸議題就不復再是藍綠政客壟斷的議題,而是全民都可以參與討論的公共議題。

  社論最後說,更重要的是,這場辯論也證明,類似這種討論可以保證是在理性的氛圍下進行討論,我們不曾看到有任何人以情緒的字眼抹黑對方,更未見任何“扣帽子”、“陰謀論”的語言出現,我們長期以來一直期待台灣能出現所謂“理性的對話空間”,這場辯論,不正就是一場“理性對話”具體實現!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