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堅持和平發展,兩岸關係需要步步爲營,穩步推進。 |
近代中國屢遭列強欺凌,兩岸人民有著同樣的歷史悲情。大陸堅持一中原則、追求國家完全統一、捍衛領土主權完整,既是國家安全、國家利益所系,也是民族情感和民族尊嚴所系。歷史的經驗教訓表明,兩岸合則兩立,分則兩害,鬥則兩傷。堅持兩岸同屬於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反對台灣獨立,這一原則立場在大陸有著最廣大的民意基礎,《反分裂國家法》在大陸全國人大高票通過就是明證。因此,大陸沒有哪一個領導人會在此問題上動搖後退。
大陸走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是歷史的選擇。大陸幅員遼闊人口多底子薄資源有限,實行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與政治協商制,是符合國情的歷史選擇。大陸現階段社會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主要任務是在2020年前建成全面小康社會,在2050年前後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水準。因此,必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和物質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抓,循序漸進地發展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建設,任何脫離實際超越階段與可能的過高期待都是不現實的,不能簡單片面地將西方模式或台灣經驗套用在中國大陸。
實現兩岸統合是實現中華民族振興的必然選擇。台灣經濟發展需要以祖國大陸作為腹地和後盾,一個欣欣向榮充滿活力的大陸是台灣的希望所在,一個全面現代化的大陸也是台灣安全最可靠的保障。換個角度看,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實現中國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全面振興的客觀要求,也是台灣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和平發展離不開台灣同胞的參與,實現中國現代化和中華民族的振興需要兩岸同胞共同努力,其結果必然會促進兩岸的全面融合與整合。因此,中共十七大報告指出:“兩岸統一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必然”。
總而言之,目前兩岸關係取得了六十年來最大的突破與發展,但深層次矛盾依舊,台灣民眾對大陸的懷疑與敵意並未根本轉變,在這種情況下,兩岸均應加強對彼此的瞭解與理解,相互尊重,相互扶持,相互體諒,不僅要求同存異,還要求同化異,攜手走一條符合中華民族根本利益、符合兩岸關係實際的合作振興與整合之路。
和平發展理論是兩岸關係最大公約數
事實上,關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理論的提出及在實踐中的不斷完善,標誌著國共兩黨已經找到了這樣一條道路,那就是: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以和平發展為主題,以為兩岸同胞謀福祉為根本歸宿,以深化互利雙贏的交流合作為有效途徑,以平等協商為必由之路,以建立互信、擱置爭議、求同存異、共創雙贏為指導思想;遵循先經後政、先易後難、先急後緩、循序漸進的步驟,務實合作,開創未來。顯而易見,這一理論主張攫取了兩岸與國際社會三者利益的最大公約數,獲得了兩岸主流民意的支持和國際社會的高度肯定,為兩岸關係發展開闢了新局面,因而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現在的問題是,一要有耐心,二要正視並逐步破解難題。
為甚麼強調耐心?因為兩岸關係錯綜複雜,存在著歷史性結構性的矛盾,非一人一黨、一朝一夕可以解決,加上大陸的綜合實力特別是軟實力依然不夠強大,兩岸關係剛剛步上和平發展軌道,大陸對台政策的積極作用並未完全顯現出來。因而,有相當部分台灣民眾依然對大陸不信任,對統一有恐懼感,擔心兩岸關係發展過快會被大陸“算計”、“溫水煮青蛙”;懷疑國民黨馬英九“傾中”、“聯共賣台”等,這些均需要時間來解釋、驗證、化解、修復,需要從點滴小事做起,累積善意和共識,創造條件,循序漸進。
為甚麼要正視並逐步破解難題?因為難題是事物主要矛盾的集中體現,具有牽一髮而動全身的特性,在某種情況下對全局的發展起關鍵的作用,破解了它,形勢就朝前邁進一步,反之,則止步不前甚至倒退。隨著兩岸關係深入發展,兩岸前期採取的一些開放措施的正面轟動效果逐漸遞減,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問題逐漸突顯,表明單靠經濟利益讓渡和單純文化交流是不夠的(當然這是基礎性的工作,非常重要),必須在深化兩岸各項交流交往的同時,正視研究解決最敏感最複雜的政治軍事等難題,否則,誠意不至,敵意難除,心防難去,互信難立,兩岸關係難以持續良性互動。增進互信的關鍵是尋求破解難題。
舉例來說,一年多來,大陸配合國民黨當局拼經濟,舉行了4次陳江會,簽署了12項協定並達成若干項共識,實現了直接三通,開放數十萬大陸民眾入島消費,與台協商解決了其參與“國際活動”的一些難題,展現了空前的誠意與善意。但島內有民調資料卻顯示,贊成統一的民意不升反降,贊成“獨立”的民意不降反升(見台灣遠見雜誌09年11月號),仍有45%的民眾認為大陸對台當局的態度“不友善”,超過了認為“友善”的比例(見台政大選研中心2009/9/24-26所做的民調);年底台灣縣市長選舉結果,反對並攻擊國民黨現行大陸政策的民進黨在得票上由上屆的38%大幅上升為45%,而國民黨的得票則由上屆52%降為47%。台灣天下雜誌09年12月號公佈的民調資料顯示:約八成民眾主張維持現狀,主張“儘快獨立”的超過主張“儘快統一”,62%的人認為自己是台灣人,僅22%認為自己“既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61%的人對台灣經濟過度依賴大陸感到擔心,64%的人認為應對兩岸政治談判議題進行“公投”。凡此表明,經濟上的善意不能取代政治上的懷疑和敵意,單純的交流不能改變複雜的認同,兩岸關係發展欲速則不達,“心病還得心藥治”。
增進互信必須正視歷史與現實
有鑒於此,筆者特提出如下一些建議供兩岸各方參考:
一、要堅持國共兩黨共同勾畫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路線圖,落實“胡6點”的基本精神,切實以和平發展為主題,做到循序漸進、“三先三後”。應克服急躁冒進、急於求成的情緒,防止來自“左”和右特別是“左”傾的干擾,腳踏實地,步步為營,穩紮穩打,積小勝為大勝,以量變促質變。在台灣經濟沒有根本好轉之前,在台灣主流民意未形成有利於兩岸政治談判的氣氛之前,在國共兩黨沒有共識之前,暫緩推動敏感的政治議題談判。
二、大陸對台工作要向下紮根,堅決落實對台灣同胞做出的各項承諾,切實使相關善意舉措惠及普羅大眾,特別是南部農民和弱勢群體,避免流於上層化、少數化和特定利益團體化。與此同時,應思考如何與民進黨進行交流交往,將廣大普通黨員與個別頑固激進“台獨”分子區分開來。台灣方面則應努力撥亂反正,從教育文化上導正過去10多年來推行“去中國化”造成的思想認識混亂。兩岸均應將形塑與擴張支持兩岸關係在“兩岸一中”基礎上和平發展的主流民意,作為現階段的一項重要任務。
三、應組織兩岸智庫學者研究“一中共表”,統一政治定位口徑。“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但“一中各表”的提法本身就存在爭議,擱置爭議亦非長久之計,為求“增進互信,務實合作”、“行穩致遠”,應考慮整合相關提法。筆者認為,可以“一國兩區”定位兩岸關係並據此於適當時機展開政治商談。大陸應正視中華人民共和國未完全繼承中華民國的政治現實,不強行促進統一,不謀求“單方面改變現狀”。台灣則應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代表中國的主體,兩岸同屬於中國,不謀求改變現狀的“法理獨立”。在“一國兩區”的定位下,兩岸之間互不為外國,同時也互不為行政管轄範圍,彼此可以“大陸地區”、“台灣地區”或“大陸方面”、“台灣方面”(MOU模式)互稱,共同承諾以和平發展為主題創造雙贏,共同為中華民族復興統合盡力。
四、雙方互釋善意推動建立軍事互信機制。大陸因承擔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和平統一的主要責任,應率先就台灣同胞關心的“撤導彈”問題作出積極回應;台灣則應隨之減少對美軍購數額,與此同時,應要求與兩岸關係密切且支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美國相應作出姿態,逐年減少對台軍售,直至兩岸均認可的適當水平。除外,應適當加快旨在增強互信的軍事交流活動,建立某種溝通管道,加強相關信息通報,儘量減少不必要的猜忌和誤判。
五、繼續現有的平等協商、個案處理、分階段推進的做法,循亞銀模式、奧運模式、WHO模式、APEC模式、WHA模式等來解決現階段台灣的國際參與問題。繼續貫徹“外交休兵”,台不挑戰大陸在國際組織中代表全中國的合法性,大陸則幫助台在國際社會中保持某種有限的自主性與參與度。
總之,兩岸關係要“增進互信、務實合作”,必須正視歷史與現實,弄清問題和關鍵所在,以民為本,共同努力,循序漸進,不急於求成,但也不要面對難題無動於衷、無所作為,而應注意把握好二者關係的平衡點。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0年2月號,總第14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