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成都奉節為劉備墓暗戰幾十年 誰也不服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1-30 08:50:58  


這片灘塗以前是夔州賓館所在地,傳說劉備墓就在下面。
 

  史志簡單缺失 成都劉備墓難稱正宗 

  重慶三國文化研究會祕書長趙貴林介紹,劉備墓成都說、奉節說和彭山說中,目前成都說稍佔優。但由於當初史志記載模糊缺失,成都說又無法完全征服學界,導致三“說”鼎立,主要表現為成都和重慶奉節兩地學術對壘。 

  劉備,字玄德,今河北涿州市人,生於公元161年。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建立蜀漢政權。同年7月,發兵攻打東吳,次年在湖北宜昌慘敗,退守今奉節縣。公元223年春二月,丞相諸葛亮自成都到永安(奉節),劉備病篤,在白帝城托孤於丞相諸葛亮。夏四月癸巳(24日),劉備殂於永安宮。 

  《三國志‧蜀志‧先主傳》,“五月,梓宮自永安還成都,謚曰昭烈皇帝。秋八月,葬惠陵。”惠陵,即劉備墓,位於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武侯祠內諸葛亮殿西側。《三國志》是我國信史二十四史中著名的“前四史”之一,在蜀漢滅亡後30年由當時檔案官陳壽編著。 
  似乎劉備葬惠陵沒有爭議,殊不知早在南宋紹興年間維修劉備陵廟時,學士任淵作《重修先主廟記》明確指出,“成都之南三里許,丘阜巋然曰惠陵者,實昭烈弓劍所藏之地”。明代張時徹在《諸葛武侯祠堂碑記》贊成任淵之說。近千年來,“弓劍說”總在提醒惠陵是劉備衣冠冢,不是真墓。 

  趙貴林說,清朝末年、民國初年許多文獻記載,當時政府舉辦的各類祭祀大典都堅持認為惠陵是衣冠冢,當時開有門進出墓室。四川盜墓猖獗,海內外從未見過有劉備墓流出的文物。他認為,如今多“說”並存,主要是《三國志》記載過於簡單模糊,而且其中許多疑問無法解答,如運屍過程、下葬場面等。趙貴林提醒,當時蜀國並沒留下相關記載,不排除蜀亡數十年後的陳壽記錄出錯或依據道聽途說。 

  郭沫若一句話 奉節劉備墓橫空出世 

  雖然成都武侯祠劉備墓可能是衣冠冢說法已流傳近千年,但一直到我國史學界泰斗郭沫若關注此事前,成都劉備墓尚保持著唯一的地位。 

  奉節縣政協文史資料辦公室的李君鑒記載,1961年9月14日,郭沫若路過奉節,在奉節住了兩天。據當時接待的工作人員介紹:郭老懷疑成都惠陵不是劉備真墓,提出劉備墓在哪裡需認真考證。郭沫若當時認為,劉備死在氣溫極高的夏天,當時交通很不方便,從奉節到成都逆水而上至少要30天時間,以當時的技術條件,屍體肯定會腐壞。因此他認為,劉備就近葬在奉節可能性比較大。 

  當時學術空氣不濃,郭沫若質疑並未引發學界爭論。1978年前後,從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員調任白帝城博物館館長的袁仁林經過考證,撰寫《劉備墓考》,提出10問。 

  當時在白帝城文管所工作的李君鑒為袁仁林起草報告,見證了第一次劉備墓在奉節之說的誕生。隨後,袁仁林三次請來安徽滁縣地區文物保護研究所,四川省地礦局南江水文地質工程地質隊進行物探,鑽探,發現墓道、坑槽等設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