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快評/台灣工商時報社論指出,沒有工作就沒有政權,更遑論沒有工作就沒有選票。
美國執政的民主黨自去年11月以來在維吉尼亞、紐澤西的州長改選、麻州參議員補選,連連挫敗。台灣情況亦然,近期執政黨不但在縣市長選舉痛失宜、花兩縣,更在三席“立委”補選中全數落敗。一年前聲望如日中天的奧巴馬與馬英九,時移勢易,如今民意支持度同步下滑,何以一年之間出現如此劇變?
台灣工商時報社論指出,這並非選民善變,而是經濟環境太差使然。自古以來,在一個失業人口劇增,中產家庭所得大幅下滑的社會裡,社會必定浮動不安,民眾必然徬徨失落。如果政府不能體恤民情,創造就業機會,民怨所向,其力足可摧枯拉朽,令山河變色。在民主選舉下,執政黨又豈有不落敗之理?
確實如此,馬英九上任之後,已經為台灣的經濟扭轉了不斷下跌的趨勢,有了起色。但是,台灣經濟畢竟沉淪已久,加上美國引發的金融危機巨大壓力,回升速度很慢。大多數的基層民眾,還沒有感覺到經濟好轉帶來的利益,怨聲四起。過高的期望,過低的感覺,民意不滿。馬英九的光環突然消失,主要原因就在這一點上。
馬英九在出現危機之後,做了不少修補動作,重點是舞動台美關係,但沒有抓到重點,效果應該是有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