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山東西周遺址 料揭齊國開國之謎(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2-06 10:07:43  


在大墓與祭壇之間發現5座殉馬坑和一座車馬坑,車馬坑顯露的馬頭上均佩戴精美的青銅和串貝馬飾。圖為殉馬坑。文匯報圖
  中評社香港2月6日電/春秋戰國時期的齊國在歷史上有重要影響,然而有關齊國的考古工作,半個多世紀以來始終未發現屬於西周時期的貴族墓葬。日前,考古人員在山東高青縣陳莊村附近發現一處西周遺址,填補了齊國考古的空白。考古專家指,遺址中發現的“豐般作文祖甲齊公尊彝”銘文與齊國始封君姜太公有關。目前中國社會科學院已將該遺址列為09年度中國考古六大新發現之一。

  發現罕見夯土祭壇

  陳莊遺址自08年10月開始發掘,面積9萬平方米,屬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控制性文物保護項目。該城址位於齊國近畿,年代屬於西周早中期,是目前山東地區能夠確認的最早的西周城址。城址邊長190餘米,東北西三面城牆保存較好。遺址發現的9座墓葬中,6座隨葬有青銅器。其中兩座帶墓道的“甲”字形大型墓葬為貴族墓葬,墓道內均隨葬兩輛馬車和一隻狗,出土玉器10餘件、青銅器50餘件,其中8件有銘文。在大墓與祭壇之間發現5座殉馬坑和一座車馬坑。車馬坑顯露的馬頭上均佩戴精美的青銅和串貝馬飾。

  遺址還發現了國內罕見的夯土祭壇,南北殘長34.5米,東西殘寬19米。從平面觀察,由內向外依次為圓圈、方形、長方形及圓圈、橢圓形相套疊的夯築花土堆。中心圓台的外圍仍有多層水平狀的夯土堆積向外延伸,有的兩層間夾雜薄層白色沙土或灰燼。祭壇邊緣多被晚期遺跡破壞,中心部位到春秋戰國時期依然保存完好。

  銘文與姜太公有關

  遺址中還出土了周代卜骨、卜甲,其中一片有刻辭。兩座帶墓道甲字形貴族墓葬最新出土的2件銅簋銘文均長達70字,具體內容有待解讀。尤為引人注目的是,出土的青銅器銘文中有“豐般作文祖甲齊公尊彝”字樣。

  北京大學考古專家李伯謙指,銘文中的“齊公”即是文獻中記載周初封於“營丘”的姜太公,是齊國的第一代君主。他表示,發掘出的兩座帶墓道的“甲”字形大型墓葬不論墓主是齊國早期國君,還是有學者推想的土著“豐”國後裔,都將由此揭開齊國開國秘密。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王樹明認為,銘文中“文祖甲”是一種說法,經緯天地謂之文,這一稱謂不能隨便使用,說明其主人在齊國的顯赫身份,由於城址又位於齊國近畿,就此推斷很可能是齊國的都城蒲姑。

  歷史記載齊國是周朝諸侯國,為春秋五霸、戰國七雄之一。地域在今山東省東北部,是周王朝開國功臣呂尚(齊太公)的封國。營丘是齊建國初期的都城,後齊胡公時齊國都城由營丘遷到了蒲姑,隨後齊獻公時又遷都至臨淄。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