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缺”是很容易與稀缺混淆的概念,它指供給不能滿足需求時出現的持幣待購狀態,表現為排隊、配給、憑票供應等等。這裡的需求,不同於前面的需要。需要只是主觀的購買欲望,而需求則是具備了支付能力的需要。比如,某人渴望得到房子住、但沒錢買,那只是需要。當他既想買房子、又有了足夠的買房資金,才有購買需求。當旺盛的需求超過有效的供應時,就會產生短缺,也就出現了搶購。所以,是否有搶購發生,與資源是否稀缺關係不大,要看買家的需求是否過盛。
當代藝術在中國市場的由冷變熱,正好生動地說明了這個微妙關係。
當代藝術1990年代步入中國藝術市場時,大多遭受著挑剔、不解、不屑的白眼,很少被經營者和收藏家看好。反倒是許多海外藏家以低廉的價格,擇優買進。於是,大量的優秀作品流失海外,一些海外機構和私人擁有的中國當代繪畫、雕塑,多達千件以上。很顯然,那時當代藝術的總量少於現在,資源更為稀缺,但這些稀缺的資源並沒有發生短缺。
本來並不短缺的當代藝術,在2003年之後,開始了市場的井噴。
就像大家看到的,井噴著的當代藝術市場,天價迭出。在投資者那裡,作品三五年獲利十幾、甚至幾十倍的事情,屢見不鮮,拍品成交價比估價高出數倍的情況,也比比皆是。踏空的收藏機構,只好追悔莫及;而乘勢殺進的拍賣行,則賺得盆滿鉢平。此時,許多天價作品已經與藝術無關,更談不上“稀缺”等客觀屬性,市場完全變成了資本的遊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