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王”趙本山的表演卻讓觀眾有些失望。他攜徒王小利、小沈陽同演《捐助》,講述了一個“捐錢不小心捐多了”的故事。遺憾的是,整個小品的結構較拖沓,內容略顯單薄又難以讓人信服。從台詞到人物,都很難達到像去年春晚《不差錢》的效果。而且節目中植入廣告過多,顯得生硬刻意,也影響了小品整體品質感。
創新:內容為王,永無止境
今年春晚節目中植入廣告過多,遭到觀眾頗多非議。如小品《五十塊錢》中,男主人公的圍裙上即印上了某食用油之名,金燦燦的大字顯得誇張而滑稽;小品《家有畢業生》暗示了土豆網;歌曲《拍拍拍》成了一部佳能相機的長版廣告;來自台灣的劉謙亦不能免俗,公然為某果汁作廣告;而趙本山的小品《捐助》中,不僅有去年即宣揚的某網站名,還有某酒名。環衛工人張師傅說,前幾年春晚只是擺個東西在那兒,今年直接說出來,就差念廣告詞了。
應該承認,春晚已經多年沒有再出現像張明敏演唱的《我的中國心》那樣令人難忘的歌曲;多年沒有向人們呈獻過像陳佩斯、朱時茂演出的《吃面》,以及黃宏與宋丹丹搭檔的《超生游擊隊》之類讓人百看不厭、內容健康向上的作品了……春晚的舞台高科技的運用讓人眼花繚亂,但不少觀眾認為“技術大於藝術”,亦即形式大於內容。春晚的組織者、演職人員都很辛苦,他們的辛勞付出應該得到充分肯定。當然,創新,永無止境;創新,永遠是內容為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