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效彰顯 未有窮期
法官自由裁量權過大,量刑不公開導致量刑標準不統一,一直是人民群眾反映的一個突出問題。針對於此,近年人民法院就量刑和量刑程序分別出台兩個指導意見,在全國120多個法院針對交通肇事罪、故意傷害罪等開展量刑規範化試點工作,將量刑活動納入法庭審理程序。人民檢察院也在全國30多個省(區、市)開展量刑建議試點工作,以有效規範和制約法官的自由裁量權,促進量刑公開和司法公正。
“從試點結果看,量刑更加公正,個案之間、地區之間的量刑更加均衡。上訴率、抗訴率以及二審改判、發回重審率大大降低,不少試點法院出現‘零上訴、零抗訴、零信訪’情況。”最高人民法院有關負責人說,“量刑規範化,緩解了案多人少的矛盾,提高了辦案效率,有效制約了人情案、關係案、金錢案的發生,更有效地實現了社會公平正義。”
開展量刑規範化和量刑建議試點工作,是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的內容之一。
—-司法進一步走向公開透明。從去年4月發佈《關於進一步加強民意溝通工作的意見》,到5月開通民意溝通電子郵箱、法官違法違紀舉報中心網站,再到12月發佈《關於司法公開的六項規定》和《關於人民法院接受新聞媒體輿論監督的若干規定》,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在司法公開上的一系列舉措,進一步擴大了司法公開範圍,拓寬了司法公開渠道。
審判公開、警務公開、檢務公開、獄(所)務公開……8年多來,司法公開力度不斷加大,內涵不斷延伸,形式不斷豐富,呈現出一種由外而內、由表及裡、由局部到全面的全方位公開態勢。
——司法監督制約機制進一步完善。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收到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的建議、提案281件。法院加強和代表、委員的聯繫溝通,截至目前已全部辦理完畢。司法機關普遍建立健全和黨外人士的溝通、通報、聯絡和聯席會議制度;全國人大常委會充分運用聽取和審議“兩院”專項工作報告、執法檢查等多種監督形式,改進完善了監督工作;檢察機關進一步完善對刑罰執行活動的法律監督,實行看守所監控錄影與駐所檢察室聯網,強化對看守所執法活動的經常性監督……
7萬多名人民陪審員、2萬多名人民監督員……人民陪審員和人民監督員制度的不斷完善,進一步加強了人民群眾對法官、檢察官辦理案件的監督制約。
從法律監督到人大監督,從輿論監督到群眾監督……全國人大代表、青海西寧市回族中學副校長拜秀花說,從知情到參與,再到監督,人民群眾越來越廣泛地參加到司法審判工作中,通過這種參與的擴大,監督機制和作用得到了有效發揮。
——司法職權配置得到進一步優化。司法職權涉及偵查權、檢察權、審判權、執行權和監督權。這些權力的配置,直接影響到司法公正、司法效率和司法權威。8年多來,司法機關在優化司法職權配置方面推出了一系列舉措:2007年死刑復核權收歸最高人民法院統一行使,從制度上統一了死刑適用標準;改革和完善未成年人犯罪的司法制度,依法加強對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保護;改革監獄體制,完善刑罰執行制度,監獄經費全額保障和監企分開、收支分開,嚴格辦理減刑、假釋程序和標準,減少了刑罰執行環節發生的腐敗現象,保障服刑人員的合法權益……
——司法效率進一步提高。全國絕大多數法院實現直接立案,每年受理的案件達數百萬乃至上千萬件,壓力巨大。越來越多的刑事案件和民商事案件適用簡易程序進行審理,提高了司法效率。8年來,政法系統信息化建設得到大力加強。僅在檢察系統,就有57%的檢察院初步實現網上辦案,67%的檢察院初步實現了網上辦公。
公安機關實現了網上立案、審批、監督、考評和案件資料的統計分析、綜合查詢。案件從受理開始,每個執法環節都呈現在網上,始終處於有效監督之下。
——政法幹警的綜合素質進一步增強。隨著編制的增加和政法幹警招錄培養體制試點範圍的擴大,政法隊伍尤其是基層政法力量得到充實。
——司法保障為政法機關依法有效履行職責更好地奠定了基礎。8年多來,中共中央、國務院採取一系列措施,逐步加大財政投入,為司法部門履行職能提供了有效的物質保障,政法機關因“利益驅動”亂作為的現象明顯減少,從而進一步密切了警民關係,維護了黨和政府的形象。
8年來的實踐充分表明,中央關於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的決策部署是完全正確的。2010年,是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的重要一年——在繼續抓好2009年尚未完成的改革任務的同時,中央政法機關和各有關部門將再出台30項左右的改革實施意見。
“要進一步增強責任感、緊迫感,以攻堅克難的精神,積極推動司法體制改革,促進司法公正,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改革的成效。”今年年初,中央領導同志再次對改革提出了明確要求。
號令再次發出,改革的“時間表”也更加清晰——2012年對司法體制改革進行評估和總結,確保中共十八大召開之前,新一輪司法體制改革各項措施基本落實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