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心認為,他在外企的那位同學就是這樣的“白領”而非中產。“不用說周末度假旅遊卻不敢盡情消費,更不用說在工作上有絲毫馬虎了。因為維持目前現狀的,是那份薪水。非要說是中產,也只是走在懸崖邊上的中產,一個變動就可能立馬被打回原形。”
投資房產當然是劉心推崇的一條中產保障之路。“但吃瓦片也是有前提的,就是投資收益比。”記者發現,他的這個觀點和一些理財人士的建議不謀而合。
2009年底,劉心變現了手中的一套房產。“地段位於北四環,未來的房價並不是說不會上漲,但如果有更合適的投資,或者更好回報的投資方式,為什麼不轉換一種增值的形式呢?”
不存銀行、不買基金、不買債券,這是“准中產”劉心的理財生活。
“不存銀行”——如果你總能找到比銀行利息高的投資品種,哪怕是銀行理財產品,那就不要只拿存款利息。
“不買基金”——如果你總能比基金經理具備獨立思考的精神,或者比基金少一些摩擦成本,那就不要買基金。如果要買,就一定買封閉式基金。
“不買債券”——其實,2007年至2008年還是拿了一段時間的債券,因為股票市場泡沫高得驚人。但從長期來說,購買債券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我只在房產和股票之間配比。如果房產價格過高,賣房買股;如果股票估值過高,賣股買房。兩者之間並不是隨意變化,而是以投資收益率作為基準。在任何時候,都不會出現所有資產價格同時高估。果真如此的話,那債券將是不二選擇。”劉心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