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2月24日電/馬政府民調如此低落,蘇俊賓還能全身而退轉任國民黨發言人,其應對進退、明哲保身確有過人之處,可說是“史上最聰明‘新聞局長’”。光是這一點,就把歷任藍綠“新聞局長”都比了下去,更讓不少身處炮火之中的部會首長羨煞。
中國時報文章分析,蘇俊賓是國民黨大力栽培的青年才俊,他取代史亞平成為劉兆玄“內閣”第二任“新聞局長”,被賦予“救火隊”重責大任。但奇怪的是,外界很少看到蘇俊賓進行重大政策辯護,不論是蘇俊賓自我節制或“劉內閣”角色分工使然,“劉內閣”的爭議不曾燒到蘇俊賓身上。
吳敦義“內閣”就位後,這種情況就更加明顯了。吳敦義自己凡事站在第一線衝鋒陷陣,根本輪不到蘇俊賓當化妝師。要不是公視董監事會紛爭鬧得太大、“新聞局”還遭到“監察院”糾正,蘇俊賓幾乎是在無風無雨的平順情勢下卸任,前往另外一個需要他的地方救火。
反觀蘇俊賓之前幾任“新聞局長”,則多半爭議纏身、受傷累累。有“最美麗發言人”之稱的史亞平,政策說明能力飽受質疑,連藍軍自家人都搖頭。民進黨時代的林佳龍、姚文智大力推動媒體改革,卻分別因為收回中廣頻道、取消東森S台執照而掀起重大爭議;更別說是大小風波不斷、爭議如影隨形的葉國興了。
然而,蘇俊賓任內雖未身陷重大政治風暴,卻也沒有留下令人印象深刻的政績。他努力協調財政單位同意修法增加公視預算,但具有急迫性的公視法修正案至今仍未送進“立法院”;他把電影補助門檻由票房新台幣五千萬下調至二千萬,對電影產業雖有助益但並非結構性變革。他並非沒有做事,但卸任時民眾可能很難想起他做過了哪些事。
在馬政府民調持續低迷之際,蘇俊賓的重要性不減反增,並且集馬英九、金溥聰、朱立倫等府院黨高層的愛護之情於一身,實在是馬政府的一大異數。
被稱為“青年胡志強”的內定“新聞局長”江啟臣,未來對於公廣集團、文創產業要選擇積極改革還是保守平順之路,抑或在“末代“新聞局長”定位下自我設限、變成隱形人,則端視江啟臣的自我期許與為官之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