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11日電/北京郵電大學學者文緒說,儘管從2009年年底以來,中美關係經歷低潮,但中國仍然允許美國海軍核動力航母“尼米茲”號訪問香港,美國政府也派出政府高級官員訪華。有學者認為,目前的緊張狀況不會影響兩國關係的總體發展。
環球時報報道,長期以來,我們一直貫徹的,也是很多學者非常熱衷的“合作+融合”的對美交往模式在一定條件下反而構成了一個非常明顯的軟肋:美國表面上積極響應,但實際奉行“融合+對抗”的周期性的對華政策,用以干擾我國正常的發展進程,而我國基本只有被動應付,美國最後也不會有任何實質性的損失。筆者認為,中美兩國如果長期處於這種“衝突-對峙-緩和-恢復”的關係周期律,從長遠來說完全不符合中國的利益。中國應在一定條件下打破由美國單方面控制和主導的這種遊戲規則,以對美關係周期性強硬應對美國的周期性對華政策。
筆者提出的“周期性強硬”是從四個關係維度進行考量。從對美外交原則來說,中國應不主動觸碰美國的核心利益,但是也不允許美國損害中國的核心利益,雙方都要對對方做出最核心、最重大的利益上的戰略保證;從對美交往的議程設置上的輕重緩急來說,應該在經濟、社會、文化層面上強調友好交流,和諧穩定,但在涉及國家安全、領土和主權完整的方面不做讓步並具有不惹事,不怕事的勇氣和膽量;從對美關係階段性、時間性發展進程角度來說,美國對我國友好時,我們也保持關係穩定,美國態度強硬時,我們也絕不示弱。從對美國國內政治形勢和對反華勢力的態度來說,對待友好合作我們歡迎,誤解和偏見也可以理解,惡意恫嚇和訛詐堅決回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