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12日電/中廣網消息:2009年我國有超過10萬名的大學生攜筆從戎、入伍當兵,而在2001年,大學生入伍的只有2000人,9年來大學生入伍總量擴大了近60倍。在今年的兩會上,大規模的大學生入伍當兵成為軍隊代表委員的關注熱點。就這一話題,中廣軍事記者採訪了全國政協委員、國防大學戰略教研部原副主任金一南少將。
大學生入伍為部隊建設帶來根本性變化
記者:我軍歷史上在延安時期、全國解放初期和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曾經有過幾次大批的高素質集中參軍入伍的先例,相比起來這一次大學生參軍有著什麼特點?
金一南:我們黨在延安時期曾經吸引全國各地的知識分子,投身到抗日救的運動之中。那時我們黨處於一種不執政的狀態,大批知識分子湧入延安,主要是為了抗日救亡。救亡圖存這個命題使中國人覺醒了。
今天不一樣,現在我們黨是執政黨,正在建設小康社會和完成偉大的民族的復興。在這個過程中,大學生包括大專生、本科生大批入伍,實際上帶有一種更加具有根本意義的性質。它不是一個運動、不是救亡圖存這樣一個號召。從去年的大學生開始入伍,我們看到一個我們軍隊建設發展一個非常好的前景,就是質量建設。什麼叫質量建設?這牽扯到武器裝備的質量和人員素質,最根本的就是人員素質。因為軍隊說到底還是人的問題,人的素質是不是很高,它涉及到軍隊最根本的問題。
在過去大學生當戰士入伍,那是不能設想的。我是七十年代初入伍的,當時也就是初中畢業,到了部隊也屬於小知識分子,都是拿你作為一個學生兵、知識分子來用,覺得你很了不起。今天初中畢業,根本不符合入伍的條件,我現在我們要求是士兵入伍的文化程度是高中。
我們可以看從70年代到現在,將近40年的時間,我們國家發生天翻地覆地變化,這裡也折射出我們國家經濟發生很深刻變化。這種變化一定要反映到軍隊建設中來,一定從最基礎的士兵反映起。當然我們經濟力量增強從裝備上能有很大的反映,包括我們海軍中華神盾軍艦、空軍殲十飛機,二炮的發展都能有形看得見的。但是人員變化大家很多時候看不見的,所以我們說人才質量的變化往往帶有更大的根本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