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日,孟學農來到北京團人大代表駐地報到。 |
中評社北京3月13日電/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北京代表團審議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會議上,全國人大代表、中央直屬機關工委副書記孟學農發言建議:法院系統應將處理上訪問題的“大接訪”變成“大揭訪”,把接訪情況在受眾人數比較多的媒體上公開,讓老百姓有說話的地方,維護社會的穩定、和諧、發展。
中國青年報報道,孟學農說,兩年前我曾經到一個縣搞調研,由於是輕車簡從,事先沒有打招呼,縣城很安靜,當時中央正要求縣委書記大接訪。那天是星期天,正好是縣委書記接訪,我帶幾個人到縣委的信訪辦,也是政府的信訪局。一進門,各種制度一應俱全掛在墻上,現場信訪辦對我很客氣,我問縣委書記接訪了沒有?答:接訪了。接了幾個?答:3個。馬上把記錄拿過來,什麼內容,處理結果,都挺好。下午開座談會,我說把縣委書記請來,幾套班子都來,結果縣委書記遲遲來不了。最後一直到晚上8時,縣委書記才從省城的家裡趕到縣城參加座談會。
我想,中央出台的“縣委書記大接訪制度”不可謂不完善,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段時間我老想這個問題,為什麼渠道不暢通?為什麼縣委書記能這樣?由此我想到:權力必須放在籠子裡,權力也必須曬在陽光下,必須加強監督。
這個監督不僅是體制內的監督,是我們自上而下的監督,市委的監督、省委的監督、人大代表的監督,而且還要發動社會監督,發揮輿論的監督作用,讓當事人進行監督。因此,我就聯想到怎樣把“大接訪”變為“大揭訪”,將權力置於陽光之下。現在互聯網這麼發達,我國網民是世界上最多的,我們的平面媒體也這麼發達,所以,我建議法院系統把接訪情況在受眾人數比較多的媒體上公開。
原因有三條:第一,司法是最後一條公平線,對國家的穩定發展、公平正義意義重大。法院必須保障當事人的合法訴求,讓老百姓有說話的地方,而不是推諉扯皮、糊弄。我建議,將“大揭訪”在法院系統先行試點,因為人民對司法期待比較高,而且對穩定也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第二,法院以法律為準繩,程式也相對規範,它有被監督和處理好“大接訪”的經驗,所以我建議法院系統凡是接訪的,應該在受眾人數較多的媒體上公開,讓方方面面進行監督,媒體還可以追蹤調查,某一個案子為什麼遲遲解決不了,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什麼老到北京上訪,最後怎麼解決。推諉扯皮,求得暫時的平安和所謂的穩定,是違背法律的解決辦法。我認為,不如把事情公開,在法院進行公開。
第三,現在中央很重視信訪工作,中央給地方下指標,如果哪個地方上訪超過多少次,你縣委書記就別幹了。中組部也抽調一些機關的年輕同志到信訪辦掛職鍛鍊,為什麼掛職鍛鍊?因為可以直接接觸老百姓,解決這些問題。法院系統將接訪情況公開,而且這個公開要有內容、有辦法、有時限、有考核,這個辦法在法院系統試點成功以後,再逐步推廣到黨政機關,讓老百姓有說話的地方,或者是有點期盼,有個希望,這樣對社會的穩定、和諧、發展都有好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