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軍學者:中國空軍尚無能力發動太空戰。 |
中評社北京3月25日電/環球網編譯美國空軍大學《戰略研究季刊》春季刊發表美國空軍作戰學院副教授張曉明與美國空軍大學國家太空研究中心主任肖恩•D•麥克朗的《中國空天力量對美國空軍影 響》一文,稱當前美國各界對中國空天力量所進行的評估雖然包含了一些對了解中國空天力量有益的情報,但在某些方面仍存在缺陷、誤導與疏漏。事實上,目前並沒有跡象顯示中國有能力發動太空戰或正在發展管理此類太空行動的組織和管理機構。
文章稱,即使是美國國防部出台的報告,雖然提供了關於中國空天力量的有益信息,但在一些方面也存在缺陷和誤導。在那些關注中國軍事現代化會對台灣及美國 在該地區利益產生何種威脅的人看來,那些對2007年相關報告的批評是合理的。確實,這些報告未能提及或評估2007年1月中國反彈道導彈測試所造成的影響,即可能會削弱美國在彈道導彈技術領域的優勢。此外,這些報告也沒有提到解放軍迅速增長的精確導彈/彈藥以及遠程防空能力的快速增強對台灣所形成的威脅,而這種變化或許會嚴重影響美國在該地區的空中優勢。鑒於這些疏漏及錯誤,人們不免開始懷疑這些評估報告的質量。
例如,美國2005年的評估報告稱 FB-7和FBC-1是中國研發的兩款不同戰機,但實際上它們是同一款戰機,即中國人所說的JH-7/7A 。此外,2007年,美國報告稱中國購買了Su-27 (J-11/11A)戰鬥機。多年來,該款戰鬥機一直都是解放軍空軍現代化的焦點。然而事實上,按照中俄授權生產協議,北京政府早已在 2006年底之前便停產了J-11、開始製造國產版多用途J-11B戰鬥機,並於2007年底列裝解放軍空軍第一師。不幸的是,美國2008年的報告對中國的這一發展只字未提。
文章指出,除疏漏和錯誤外,美國的這些評估報告也沒有提及解放軍空軍基本結構的變化:從只關注陸上有限目標的部隊,逐漸發展成一支更靈活、更機敏的部隊,能夠執行近海攻擊及防禦任務。目前尚不清楚是美國方面認為解放空軍的這種變化不在其評估範圍之內,還是他們認為這種變化並不重要。此外,這些評估報告 漏掉的還有解放軍空軍飛行員的訓練、操作熟練程度以及中國先進戰機的維護,而所有這些對國防部的評估似乎都很重要。如果這些報告僅限於試圖描述中國的地區政策,那麼出現這種情況或許還可以理解;然而,由於報告的重點集中在解放軍現代化過程那些據信會對美國利益形成潛在威脅的要素上,因此,美國方面更應該對其進行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