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價格上漲苗頭顯頭
人民幣升值會降低原材料的進口成本,因此出口依存度較低、原材料進口依賴性更強的行業,如大宗商品加工行業將從人民幣升值中受益更多。因此有券商認為,大多數行業將受益於升值。
這種模擬推測不無道理,但實際情況則比模擬推測更為複雜。
作為出口紡織服裝、大型成套設備等產品,同時進口錳礦、鐵礦等大宗商品的天津市大型國有外貿企業,北方國家集團總裁助理孫占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人民幣升值對進口的影響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孫占軍說,對微利的普通商品而言,人民幣升值可以增加進口商的銷售利潤,比如進口牛肉等食品類產品,或者一些高檔日用品,因為在這些領域,中國企業相對比較有話語權。
但實際情況是,這些產品的進口金額僅占整個進口金額中很小的一部分比重。占進口大部分比重的則是中方相對缺乏議價能力的大宗商品等資源類產品。
孫占軍說,人民幣升值的同時,進口產品的價格也在上升。一些暴利的大宗商品價格更是大幅上漲。
相關數據顯示,今年1月,我國原油進口的平均價格為每噸549.8美元,雖環比有1.3%的微幅下降,但同比則上漲了81.5%。而鐵礦石的價格談判更是艱難。
議價能力成為主要問題
實際上,商品價格與匯率變化的關係有據可查。2008年一季度,人民幣曾一度升值了4%。當年4月2日到4月18日的時間內,國際原油價格就飈漲了17%,一度突破了115美元大關。
安邦分析師認為,如果寄望於人民幣升值來解決進口成本高的問題,基本是不可能的。因此人民幣升值的時候,美元也在貶值,從而推動國際油價繼續創出新高。
核心的問題是,由於當前中國對原油的對外依存度太高,人民幣升值得越快,資源的控制者就可以提出,讓資源產品價格漲得更快。鐵礦石價格也是如此。
孫占軍表示,希望升值是個漸進的過程,給企業一個調整的過程。
興業銀行資深經濟學家魯政委也認為,結構調整需要時間,不可能與匯率升值“無時差”地完成。因此,匯率的過快、過度升值,其最終結果很可能是不僅無法優化結構,反倒導致結構問題積重難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