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去年一季度增速只有6.2%,今年的高增速中基數性因素佔較大成分。“況且,考慮到未來出口以及市場主導的投資增長仍有較大不確定性,高增長是否能持續下去、能持續多久,也都是個未知數。”張立群說。
此外,專家指出,經濟增速不斷提升的背後,傳統行業存在的“大而不強”等問題並未得到根本解決。
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仍然不足,投資驅動的經濟增長模式仍未發生根本轉變。必須看到,當前經濟指標的“靚麗”很大程度上還得益於政府投資的拉動,以及市場流動性的注入,而居民消費潛力尚待進一步擴大,民間投資能否真正激發並有效接力政府投資尚需觀察。
“中國經濟的當務之急,也是最大的困難,在於如何從應急性的短期政策轉向處理長期發展中的問題。”經濟學家吳敬璉指出。
“對中國經濟而言,只有調整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復甦才算得上真正的復甦。這,需要一個十分痛苦的過程。”國務院研究室博士郭立仕說。
而關於通脹問題,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政策研究室近日發佈報告預計,3月份居民消費價格總水準(CPI)將在現有水準上略有下降,一季度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平均漲幅在2%至2.5%之間,處於溫和上漲區間。
但是,專家認為,人們對通脹預期的擔憂並非“空穴來風”。2月份,居民消費價格總水準同比上漲2.7%,漲幅比1月擴大1.2個百分點,上升幅度高於市場預期,並接近3%的CPI年度調控線。尤其是直接關係老百姓一日三餐的蔬菜、水果價格上漲較多,更放大了通脹預期的效應。
“但隨著天氣逐漸轉暖,水果、蔬菜、水產品等鮮活農副產品價格將開始季節性回落。同時,受供應充足、需求減弱等多種因素影響,豬肉等價格也將繼續下跌。”商務部分析人士指出。
世界銀行最新發佈的《中國經濟半年報》也認為,“2010年中國不太可能達到很高的通脹率。”
最後,關於刺激經濟的政策是否應該退出的討論,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近期公開表示,中國政府需要經濟“非常確定”的復甦信號,才能從危機時採取的刺激政策中退出。“如果復甦信號明顯,一些非常規的刺激政策可以逐漸退出,但必須確定目前的復甦不會是‘W’形。”他說。
財政部副部長王軍也於近期表示,目前,刺激政策總體上不宜輕言退出,但應該積極地共同研究退出戰略問題。 |